過酒。
凱文那時留給他的印象就是個有點錢的小少爺,花花腸子不少,但對楚暉不錯,說話辦事挺上路,可怎麼說也還是個屁孩兒。
齊軍自己是混官場的,低調謹慎慣了,不是本性,只是必須。身邊的人也大都城府深藏,老成持重。所以乍一見凱文,尤其是他冷不丁冒出來的那股子青澀的混不吝的稜勁兒,讓齊軍有種遙遠了的熟悉,不知不覺間反倒有點待見凱文,也就記住了這個人。
後來楚暉求齊軍幫凱文買房子。這種事他一般不願參與,之所以破例出手,一來是因為楚暉,二來也是為了合理合法地幫自己的朋友。在他的授意安排下,房子的成交價比本就略高的拍賣底價又多了一點,而且很快就全都打到了那個朋友老婆的賬戶裡。
他自己的想法是:就算是高了一點,這個價格也只是公開價格的一半,那個少爺既然能買這種房子,就不會在乎多那麼幾萬塊,所以對楚暉和凱文蠻可以交待過去了;而這高出的幾萬塊對他則剛剛好——既是對他那個落難朋友的支援和表態,也不顯得他太上趕著,做得太明顯。事實證明他那個朋友東山再起之後,也的確給了他相當多的回饋和提攜。
凱文後來自己過來了幾次,每次都請他吃飯、喝酒。
本來以齊軍現在的身份,是不會把個外企小高管放在眼裡的,見凱文開始也是礙著楚暉的面子。但他很快就發現這個凱文已經著實不簡單了,說話辦事,交際應酬無不妥帖老道,卻又水過無痕,讓他覺得挺舒服。因為沒有利害關係,所以和他在一起坐坐,反倒覺得踏實又有趣。這也使他不由得對凱文另眼相看,關係一直維持得不遠不近。
楚暉當初出國是他應著小姨和姨夫的懇求幫的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老兩口又想兒子回來了。他幫著找了幾個機會,但楚暉本人不同意,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他也只得把這事放下了。
偏偏這時,楚暉決定回來了,還要和凱文合夥幹,這可讓齊軍有點擔心,怕楚暉吃虧。可又不好明勸,只能一直暗地裡盯著。可盯到最後,他發現整件事情裡受益最多的竟然是楚暉。
以凱文的精明,做這樣的決定,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傢伙有更大的圖謀。他也曾經探過凱文的底,凱文也沒隱瞞:他的興趣不在餐吧上。因為身上還有保密合同,他幹餐吧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