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安一直為人們所詬病,現在隨著張真一這隻小小的蝴蝶的扇動,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緩緩打破了這樣的怪圈,整個縣城的居民,彷佛是被這股“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感染一般,竟然開始改變起自己的行為來。
短短五年的光景實在是有些快,但是這五年對於城區的居民來講,這是一個極為令人吃驚的五年,全縣的財政收入在這五年裡增長了數倍,在剛剛過去的九六年竟然達到了罕見的五千多萬,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要知道在十幾年後全縣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兩三個億。
這期間,劉雲清強力開展了全縣的治安整治工作和環境衛生的整頓,並且率先在全國開展了政務綜合大廳的試點,隨著佳樂福集團的飛速發展,大膽借用佳樂福的便利,大力引進輕工業和農產品加工工業,開始建設了徽州市甚至是整個江南省的第一個工業新區,隨著連線下面鄉鎮的公路的建成,把大量的富餘農村勞動力吸引到工廠上班,農產品收購加工,透過與佳樂福簽訂的協議,運用其銷售渠道開始銷往全國市場。
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對於縣城的居民來講,皖南張家便是他們的驕傲,事實證明了當初張家人修路的確是無償的,自從那件事後,幾乎上沒有人能在皖南撼動佳樂福的市場佔有地位。
此時的皖南縣並不想幾年前顯得灰塵滿面,已經緩緩長成的綠樹花草漸漸點綴了整個小城,三條主幹道邊上已經佈滿了挖掘機和高吊機,全縣都在開展建設工作,由於佳樂福集團連續幾年都從全縣範圍內招收員工進行培訓,高額的工資待遇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造就極多的萬元戶,這時候的人們口袋充實了第一件事就是蓋房子。
隨著商業化趨勢市場化程序的加快,再有佳樂福的先例在前,整個皖南地qv不少的人在有了資金後便開始了小本經營,工業區內的大部分企業其實就是本縣的居民合資或者從佳樂福申請創業基金合辦的小廠房,張真一為此卻是費了一番精力,為了改變家鄉前世的面貌,他從各方面鼓動人們自主下海創業,這個遍地是黃金的年代,早起家絕對只有好處。
五年的時光已經讓劉雲清獲得足夠的政績升遷了,在上一年的換屆選舉上,他被任命為徽州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並在今年早些時候當選了市府的一把手,升遷的速度不可謂不快,這確實是得益於皖南縣領先全省甚至是在全國的發展速度。
吃水不忘挖井人,劉雲清即使遠赴徽州做領導,也並沒有忘記張家的交清,隨著位置的提高,儘管不能像以前那樣時不時就王張家走一趟,但是現在逢年過節,也會以一個晚輩的身份來見見劉老爺子。
不管發生了什麼,在張真一看來,事情似乎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想象,他並不知道皖南縣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儘管自己出了主意修路整頓治安建設工業園區,但是劉雲清似乎比自己想的做得更好,不愧是官家子弟,腦子就是好,手段也厲害。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僅僅是由於自己的一時不慎,自從留級後的四年時間,老爺子竟然沒讓自己離開過皖南一步,佳樂福集團的發展得益於林齊輝那小子的操控,雖然自己每年都會寫計劃書,但是那小子很顯然執行的比自己計劃得更好,五年的賭約自己已經贏了,那傢伙也如約成為佳樂福的執行官,百分之五的股份揣在口袋裡誰也拿不走。
三年前佳樂福就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連鎖零售集團,並一舉將業務進軍周邊的亞洲市場,除了在少數幾個國家遭遇滑鐵盧以外,連日本韓國市場都順利站穩了腳,這期間西方的兩大巨頭也沒有放棄中國這塊巨大的市場,只是很可惜他們的目光過多的關注在西方的同行身上,一直以來都忽略了東方紅色國度裡這個慢慢崛起的巨無霸,在他們紛紛志得意滿地殺向中國時,卻被揍得一敗塗地,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連資產都被佳樂福全資收購。
“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這是張真一當初的豪言壯語,不管如何,現在的佳樂福集團已經日益朝著這個方向進取,超越時代的經營理念已經讓這個年輕的巨頭超越了時代,所需要的只是時間的積累,而這正是它所擁有的最充足的資源,當所人還沉醉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裡,其實它已經走得很遠了。
三年前的夏天,張真一總算是拿到了讓老爺子滿意的畢業成績,並且被李老師直接要去了縣城一中,三年的苦悶生活讓他差點沒想一頭撞死,除了在教室上課就是永無止境的唸叨,家裡二老幾乎每天都貼著耳朵在唸叨要努力學習,不管家裡的財富積累了多少,在兩位老人的觀念裡,幹大事就要多學知識,考上大學也就成為了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