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村那個劉二要到中海來辦事,我們搭他的車來的,一點沒費勁。”婆婆是個大嗓門兒的人,說話也響快,“這不馬上就要過冬了嗎,有這些地瓜蘿蔔,能省不少菜錢呢。”
“那您還帶這麼大一口鍋來幹什麼?”林筱秋從一個編織袋裡取出一口巨大的鍋。這鍋實在太大了,林筱秋一時都不知道往哪兒放好了。
婆婆接過來,放在沙發旁邊,說:“蒸饅頭用呀,大志回家說你們老買饅頭吃,多費錢呀!以後我來了,咱們就自己蒸饅頭,省錢,還乾淨。”
“還有這個大盆幹什麼用呀?”林筱秋從那個大袋子裡又拎出一隻大盆來。
“這個,洗衣服用,”婆婆說,“冬天衣服個大,小盆子洗不開。”
“不是有洗衣機嗎?”林筱秋覺得婆婆這麼遠帶只盆來實在不可理解,如果實在想用盆洗衣服,買一隻不就行了。
“洗衣機又費水又費電,還沒有手洗乾淨。”婆婆邊說邊從另一個編織袋裡拿出一個罈子,說:“這罈子,還是你姥姥在的時候用過的,有年頭了,醃鹹菜,好使。”
“媽,這麼多東西,往哪兒放呀?”林筱秋茫然地看著已經拿出來的和沒拿出來的一大堆東西,問婆婆。
“就放在客廳了吧,隨手用著方便。”婆婆邊說邊把一堆瓶瓶罐罐往地上放。
“媽媽,這樣會不會太亂了?”林筱秋被一堆東西弄得眼花繚亂的,她不喜歡到處堆東西。
“那居家過日子,少了這些東西哪行呀?我待會兒擺得整齊一些,一點也不亂。”婆婆一副善解人意的模樣,讓林筱秋實在不好意思再說什麼了。
看著客廳裡陡然間多了若干的鍋子、瓶子、暖壺什麼的,林筱秋忽然覺得自己的家搬到了農村,還是八十年代的農村,家裡的面貌,往後倒退了二十幾年。
婆媳兩個收拾東西的時候,公公就在旁邊吸菸,客廳裡瀰漫著嗆人的煙味兒,於大路從來不在家裡吸菸,所以林筱秋對這味道挺不習慣,她走到窗邊,開啟了窗戶。
“別抽了。”婆婆大聲訓斥公公,“一天到晚,沒完沒了地抽,老抽這個,當飯呀?”
公公訥訥地把煙掐滅,林筱秋看出,公公有些怕婆婆。
正說話,於大志帶著女兒悅悅回來了,一進門,悅悅就被煙嗆得咳了起來。於大志連忙回身把門開啟,說:“爸,你又抽這麼多煙,你氣管不好,不能多抽。”
公公沒搭腔,婆婆說:“在家我天天都說他,他可得聽呀?你說這破玩意兒,有啥好抽的。”
婆婆話音剛落,悅悅忽然衝奶奶喊道:“你說髒話了。”悅悅現在還不能完全區分什麼話是髒話,可能是聽到奶奶的語氣太重,誤以為她在罵爺爺。
林筱秋看著婆婆一臉的狐疑,忙拉過悅悅,說:“爺爺奶奶來了,悅悅,快喊爺爺、喊奶奶。”
悅悅有些認生,不肯叫人,她從小是由姥姥帶大的,對爺爺奶奶沒什麼概念。
大志媽倒不介意,一把拉過孩子說:“大孫女,叫奶奶看看,哎呀,這幾個月沒見,又長個兒了。”她說著從地上的麻袋裡拿出一塊地瓜,用手搓搓上面的泥,遞給孫女,“這地瓜是咱們家自己種的,好吃,跟甜梨似的。”
“媽,這個還沒洗呢。”林筱秋接了過來。
“這地裡長的東西,不髒,小孩子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大志媽覺得兒媳婦有些太大驚小怪了。
於大志說:“那可不行,媽,得讓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東西可不能不洗就吃。”
“嗨,”大志媽樂了,“那你小時候,吃地瓜洗過一回嗎?從地裡刨出來就往嘴裡啃,也沒得過啥病呀?”
娘倆還要爭執,林筱秋說:“大志,咱們快點做飯吧,爸爸媽媽趕了這麼遠的路,肯定累了,也餓了。”
“行,今晚上我多炒幾個菜。”於大志說著走向廚房。
“大志,”大志媽停下手中的活兒,“你啥時候出息了,還會炒菜了?你在家的時候可沒炒過一回。”
這兩年,於大志的廠子效益差,活兒少,所以他下班比林筱秋早,多數時候都是他做飯接孩子。
於大志已經紮上了圍裙,笑著說:“我現在廚藝練得不錯,我估計考個二級廚師沒問題。”
“瞧你說的,還二級廚師,我可打心眼裡瞧不上那些男廚師,你說一個大男人整天圍著鍋臺轉,能有啥出息?”大志媽嘟囔著。
林筱秋知道,婆婆這麼說,是心疼兒子,覺得兒子不應該做飯,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