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遷的人。他本也是蕭黨中人,昨日就得了吏部尚書蕭宗昌的耳提面命,所以今天皇上的話一落,他就蹦了出來。
正統皇上見出來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有些微微奇怪,便道:“愛卿有何事稟奏,速速奏來!”
張寧大聲道:“啟稟皇上,臣夜觀天象,對照歷數,發現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遷,才可以避過此難。因此,臣建議陛下即刻動身,遷都南京!”
正統皇帝一愣,藉助子虛烏有的天命之說,豈不是正好可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這正是南遷的最佳理由啊。這麼一說,他看向張寧的目光就柔和起來。
他微微點頭,又問道:“其餘眾位愛卿可有別的看法!”
“臣以為,張大人所言極是。如今京師空虛,突兀、女真兩部兵馬足有6萬騎兵,身經百戰,京師絕難守住。不如遷都南京,再調西北邊軍回師勤王,西北軍若勝,皇上再回駕京師,若不勝,皇上儲存文武重臣,朝中精英,日後也可徐徐圖之!”說話的正是吏部尚書蕭宗昌。
“臣附議!”
“臣附議!”
見蕭宗昌如此一說,蕭黨眾人紛紛附和,楊培實列在文官班中,心頭一片沉重。他是不贊成遷都的,突兀和女真聯軍雖然厲害,但畢竟只有六萬軍馬,皇上若是坐鎮京師,上下一心,未必就不能退敵,可是皇上自從召見了居庸關逃回來的守將畢吉,畢吉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行,將女真兵形容得雄壯如獅虎,個個力大無窮,百餘騎兵便可戰勝大楚千名訓練有素的戰士,再加上他又買通了太監幫他說話,皇上被畢吉所描述的女真騎兵的驍勇嚇破了膽子,加上得知了京師駐軍只剩下老弱病殘,更是堅定了南遷的決心。
蕭宗昌這奸人不過是推波助瀾以邀聖寵罷了。
只是楊培實卻深知,一旦放棄京師,那麼整個北方將盡數落入少數民族之手,沒有了險要地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