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踏出房門一步。”
又對承業道:“你這個孽畜也給我閉門讀書,好好反省自身!我會定時檢查你功課,若再敢延誤,定請了家法伺候,絕不饒恕!”
後才緩和語氣,對大太太說:“以後業哥兒一應生活起居還是交由太太處理,請太太多多費心!”
大太太得了裡子又得了面子,心中暢無比,這時也不再拿架子,而是痛痛地答應了下來。
大老爺拂袖而去,看也不看地上跪著這對母子一眼。柳姨娘這才哭出聲來。
大老爺回到書房,立刻派了人去幹魚衚衕玄極觀找那位賣給承業仙丹道人,那人早已無影無蹤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畏罪潛逃,這時是坐實了那道人罪名。這一回是真氣得不輕。大老爺當夜就住到了正院收通房丫頭紅雪房中。
這一局較量,大太太完勝!
幾日後,承宗獨個一人從考院裡回來,這次承業出了那種事,一家人便都對承宗寄予了厚望。連老太太都等怡寧居正房裡等著孫子。
承宗進了門,見過一眾長輩,已是熬得臉色烏青,大太太急急問他考得如何,卻被老太太打斷:“孩子累壞了,先回房好好睡一覺,醒來再說不遲。”
大老爺心裡也是七上八下,大房到現還沒有個秀才呢,他老二跟前就總覺得抬不起頭來。這時卻也佯作不以為意地附和道:“宗哥兒畢竟年紀小,中了是運氣,不中也是本分!”
承宗拜別了眾人回房補覺。眾人議論一番也就散了,只等府試成績出來。雨瀾雖然對承宗滿懷信心,但心中總也有些忐忑不安。
這天晚上老太爺回到松鶴堂,問起府試事情,老太太便將自己擔心說了。老太爺捻著頷下鬍鬚,微笑說道:“也沒什麼好擔心,承宗這孩子畢竟年紀尚小,中了固然是好,就算不中也只當磨磨他性子。對他日後成才總是有幫助。”
老太太想想也是道理,就把心事放下了。
老太爺端起茶碗,飲了一口茶,緩緩道:“明兒叫瀾姐兒進一趟宮吧。”
老太太大吃一驚:“難道是慧妃又與你說起這事了?”
老太爺點點頭道:“慧妃娘娘求了皇上,皇上親自與她說情,皇上面子我不能不給。”
老太太嘆了一口氣:“這也是遲早事。不如明日就由我帶著瀾姐兒入宮給慧妃娘娘請安吧。”
老太爺看了老妻一眼道:“我看不必了,你年紀也大了,經不起勞頓。瀾丫頭年紀不大,但卻是個心裡有數,讓她自己去就是,不會出什麼岔子。可惜她不是男人,否則我楊家保三代興旺絕對不成問題。”
就是那些官場上混了幾十年精幹老吏,也得不到老太爺這樣誇讚,老太太聽了不由大為驚異。
這一段時間,老太爺三不五時地總要叫雨瀾過去松風書舍,有時叫她念念奏摺,有時就叫她說說笑話解悶。雨瀾一開始十分低調,後來無意間又給老太爺提了一個好建議。那就是完善奏摺制度。
這個時候大楚奏摺制度還很不完善,上摺子議事、請安,各部各省都沒有統一規範,老太爺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看一些本來不是十分重要奏摺,他是一個龐大帝國首輔,時間非常寶貴,雖然每天都有小吏為他專門摘抄奏摺節略,但老太爺是個十分縝密性子,遇到重要奏摺他還是要從頭到尾看一遍,那些寫奏摺官兒,咬文嚼字洋洋灑灑,數萬言不話下,老太爺看著當然很累。
現代公文處理早已形成了一套嚴密高效制度,雨瀾忍了幾日實看不下去了,便試探著給老太爺提了幾點建議。
第一:將奏摺按照不同型別分成不同種類,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由通政司統一編號,方便保管和查閱。
第二:對奏摺字數加以限制,廢話、套話一律廢除,大臣上摺子都要自己附上節略,這樣就不會出現由內閣書辦們撰寫節略時候忽略了奏摺內容情況發生。
老太爺聽了雨瀾建議之後目光炯炯,半晌不語。
雨瀾細細回想自己這一番建議,覺得並無什麼不妥,不由有些忐忑地問:“祖父,可是我說錯了什麼?”
老太爺微微一笑:“你說得都很有道理。”雨瀾出發點於提高內閣處事效率,她辦法是幾千年來一點一滴摸索形成,又怎麼可能不好。“我為官四十年,作宰三十年,竟沒有想到這個辦法,爺爺不如你呀!”
雨瀾被他稱讚滿臉通紅,這可不是她智慧,正想謙虛兩句,老太爺卻擺手打斷她話頭,站起身來,書房內慢慢踱步。
雨瀾站一旁不敢打擾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