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花色。
“你們兩個隨我來。”汐兒點了兩個丫鬟便出了園子,去前邊取自家小姐的份例,時值佳節,四處家丁懸垂絹幔紅燈籠,舉府洋溢著喜氣。“哎哎,你個呆瓜,將那個遞給我。”這汐兒一行從長廊上走過,便瞧見一支梯子,上面家丁倒是年輕的小夥子,也不嫌這天轉涼,一身短打,擼著袖子,只使喚著底下的人,去掛燈籠。中秋節前,這京中各戶人家便用竹篾編制燈籠,以鳥獸魚蟲,走馬觀花,蟾宮折桂,瓜貼綿綿等各種式樣,懸於府中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是日夜,這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難怪小姐說了,這節味從來足不足,是能聞到,看到,聽到的,可不是嗎,以前心粗倒是沒發覺,還是小姐心細。汐兒心下想著,便加快了步伐。
這走到前邊的園子耳房,便聽見唱票聲,原來是各房的丫頭都來了,一應按例交納了對牌,進去招領。秋兒倒是來的早些。幾個房裡的執事丫鬟都來了,遠遠看見東邊長廊過來的,這樣的天,衣裳博帶的,從那邊走過來,這喜兒眼不拙,倒也認得出是蘇盼房裡的良兒,在門前摘了手兜,那是便進去取物件。且說這梅氏懷胎,舉府皆歡喜,董老太也歡喜,梅氏算是高齡懷子,且大夫檢視說動了些胎氣,自是多加照看,饒是梅氏聲稱自己無礙,也是馬虎不得,只暫收了她手中中饋,託與二兒媳劉氏,蘇和疼愛自己妻子,也未多言,梅氏只好放權,索性暫時安養,掌管分發的是劉氏手下的一個婆娘,人稱劉婆子,一旁開著的窗邊的一個小廝正在勾畫手中一本卷冊。
“花山院的,來取四小姐的份例。”汐兒交上手中的對牌,兒道。“稍等。”接了那對牌收到出納盒裡,他謙和道,在硯中蘸了蘸墨,爾後翻了一頁,在其中一行蘇四小姐的地方勾了一筆,汐兒報了賬在那邊等著,眼睛輕輕瞟過去,便瞧見那小廝握筆的右手,指節修長白皙,月白均勻,握筆的姿勢柔和有力,分明是讀書人的手,不由略晃眼,抬頭看了那小廝一眼,鬢角髮質漆黑,眉的走勢順和,眉骨凸起的恰到好處,年齡弱冠,生的一張俊臉,便不由多看兩眼,心下想這小廝生的倒是好生面生。“汐兒姑娘隨我來,這就是四小姐的。”那劉婆子道,這汐兒過去取物件,眼角餘光瞧見那掀簾被掀起,進來的,她取了物件打算走,便注意到放在旁邊的一份,想來這是二姑娘的。
蘇伊坐在房內,小窗邊看黃鶯,便聽見那珠簾捲起,端著小炭盆出去的丫頭低頭行禮,這汐兒便走了進來,這小姐房中的大丫鬟自是有幾分薄面。她身後尾隨著兩個丫頭,將東西物件一應收著,她整理了下頭髮便進去,打個千道:“小姐。”蘇伊坐在小窗邊出神,聽見聲響,便扭頭看見汐兒,又瞧見那簾帷外的兩個身影,笑道:“回來了?把東西拿來,我瞧瞧。”這汐兒招了招手,外室的丫頭便進來,將物件擺在炕上,蘇伊抬出手指來,摩挲了遍緞面,輕聲吩咐道:“好生檢查檢查,哪裡可有什麼不對勁的,線鬆了的,告訴我一聲。”“是,小姐。”汐兒管房中針線,這刺繡針線手藝乃是一絕,一點小手腳逃不過她的眼。蘇伊只抬手滑過那緞面,織金飛鳥染花,攢以群仕女,一片鶯鶯燕燕,卻是纖美中出驚豔,出世中又入世。她只漫不經心的問道:“其它幾位姐妹,可一併取了?”“回小姐的話,取了。”蘇伊道:“都是什麼花色呀?”“三小姐的是一等品紅,五小姐的是桃紅,六小姐的是硃紅,二小姐的是茶紅。二小姐的是妝花牡丹,五小姐和劉小姐的是細青花軟,三小姐的用料倒沒瞧出來,只花色是上好的薔薇寶象。”
便在此時,那捲簾被掀起,那葵兒走進來,只行禮道:“小姐,管事的那邊回了話,說是天香閣的來送胭脂水粉並一應的香料了,讓各房的去取呢。”蘇伊靜了一會兒,爾後笑道:“真是也巧,這衣服既然送抵,接下來便要放到香坊裡去薰香了,走吧,去取了。”見主子姑娘要去,這汐兒和葵兒趕忙上前服侍,一番打扮兜攬,一行人便出園子。
這葵兒先行一步進了執事房取了對牌,在門口候著,瞧見自家姑娘來了,便上前接應,一行人進了那園子,掀簾而入,映入眼簾的,是各種方取來的胭脂水粉,香料等。一併丫鬟僕婦忙著,瞧見蘇伊進來,都對她施禮,道:“四小姐。”蘇伊只柔聲道:“都起來,忙吧。”一旁的管事婆子過來接應,笑道:“小姐,您瞧,這便是天香閣今歲新釀出來的香料,上造的,用十多種方子,您來的早,其它幾位小姐都還沒來呢,您先挑。”蘇伊應了聲,目光在那一排小丹瓶上掠過,掠過那硃砂繪的名字。末了,頓了頓,輕抬手拿起一瓶來。“二小姐,五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