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2 / 4)

小說:天生韓信 作者:童舟

邦憑空撿了個大便宜,居然佔了齊地,頓時勃然大怒。若論這天底下他最討厭最看不起的人是誰,那無疑是劉邦這個老無賴了。劉邦曾經數次戲弄項羽,早已經讓項羽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挫骨揚灰。

聽到劉邦入主齊地後,項羽便不顧季布等人的反對,強行將大軍撤回來,重新領兵猛攻齊地,想要趁劉邦羽翼未豐的時候將他擊殺。劉邦則引兵北上,和楚軍對峙於濟北博陽,後方則交由蕭何全權負責,讓他利用自己過人的本事將齊國的錢糧和兵員源源不斷的輸往前線。

北面的趙軍則趁機反擊,聯合魏軍連連大敗兵力薄弱的虞子期,收復了大半的趙地。楚軍一月半的廝殺奮戰,大半付之東流。

就在齊地僵持不下時,誰也沒有想到,最先給項羽帶來麻煩的卻是南面遙遠的楚南之地。

……

廬江郡地處大江之南,幅員極其遼闊,從彭蠡湖之西到巢湖之東,縱橫千里的地域皆是廬江所治。

廬江郡雖然地域廣大,但人口卻並不稠密,大多都是一些山林之地。大江之南在先秦時代一直都不是主要人口聚集的地方,廬江郡自然也不會例外,常常百里荒野不見人煙,楚國對這裡的統治大多也就侷限在象徵意義,很多偏遠的地方甚至都不知道楚國已經光復的訊息了。

當年楚國亡於秦國之手後,殘餘的楚軍仍然在山林間頑強抵抗,也有大批的公卿貴族保護著王室子弟逃入了山林,以躲避秦軍的追擊,楚懷王熊心正是其中一個。

楚亡後,士族子弟一般分為兩派,一派就是以陸、鬥等五氏為主的楚南勢力,主要避居在廬江郡,擁戴楚王的後裔為主,以此為根據地秘密聯絡各國反秦志士。另一派自然就是以故大將軍項燕一系為首的江東豪族,他們在江東紮根生存,並且成功的滲透到了秦國管理的各個角落。

後雖然短暫的媾和,項梁和楚南士族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擁立熊心為王共同圖謀復國大業。項梁老成持重,心中尚對楚國王氏存著幾分尊重之心,倒也相安無事。可這項羽便不同了,他霸道無比,凡事看不順眼的東西都絲毫不給你留情面,這麼一來便是大大得罪了這些世家。

待項羽分封天下諸侯,將楚王熊心趕到了長沙郡去養老了,自己則號稱西楚霸王。這麼一來便徹底的和諸士族決裂了。誰料到項羽更為變本加厲,令共熬鑿沉船隻,讓熊心溺死在江上,各個楚國大族才徹底的對項羽失望,又擔心項羽權勢太過強大冒然反抗會招來滅族之禍,這才不得不以隱退的方式表達憤慨。

韓信和彭越正是根據這點特意挑上了這裡。這裡不但群山環繞而且地曠人稀,相應的楚國在這裡的勢力也要弱小很多。

彭越自潛入楚地後,一直銷聲匿跡,不敢驚動楚軍,生怕引起了楚國的關注。直到抵達了廬江郡後才開始大開旗鼓,佔據了一處山頭為根據地。

大江南岸道賊橫行,常常聚義山林呼嘯離去,官府對他們也是沒辦法,久而久之便放任不管,只要鬧得不是太厲害也不聞不問。彭越所帶的乃是秦國正規軍出身的五千精兵,又豈是這些烏合之眾可以相比的。才不道二個月的時間裡,彭越卻橫掃了大江之南數十股大大小小的大盜和山大王。

彭越將這些人中能用的都收為了己用,隊伍迅速膨脹到了三萬之多,依照軍中制度將這些烏合之眾整頓成了一支可用之兵。隊伍漸漸擴大,彭越也不再滿足於在山林間小打小鬧了,而是下山縱兵攻打縣城,大敗前來救援的楚軍,一鼓作氣連下數城,佔據了以此為根據之地。

廬江郡守見賊軍勢大,一面嚴密防守,一面派出人火速前往彭城報急。

只是項羽此時正忙於和反楚聯軍鏖戰中原,哪裡有閒心顧得上這等小事。在他眼裡看來,南方出現的亂子不過是芥蘚之疾,北方才是決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彭越正是靠著項羽的輕視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他佔據了大江南部數縣,勢力橫跨大江,對過往的客商多加截留,從中爭取豐厚的軍姿。不過彭越到也是講道理的人,只對稅收的高了一點,還不至於將這麼客商逼入絕境。而且只要對方不反抗的,絕不會無故傷及別人性命。

當然,彭越也不是對所有人都截留抽稅,比如是楚地世家的商隊,他則一路大開方便之門,毫不為難。彭越的頻頻示好也引起了楚南世家的關注。

……

盤龍山原本只是一座小山,卻因為山下石績城中的大族鬥氏的族長鬥階看上了這裡的山清水秀,便在山中建了一座山莊,名為盤龍莊,所以這山也就叫盤龍山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