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幹了什麼呀,這段時間是昏了頭了嗎?出這個主意的時候竟然沒想到這個問題。擦,她真是談戀愛把腦袋談傻了!
“這個……這,我覺得……滿漢不是不能通婚麼?”素皚情急之下,只能想出這個理由,脫口而出。
康熙見素皚一下子面無血色的樣子,又說出了這個理由,心瞬間就軟了,拉過她按在自己腿上,嘆了口氣說道:“寶寶,阿瑪不是在說你,你不要緊張。”
素皚愕然,額……康熙難道是以為她介意自己漢女的身份,所以才如此緊張到話都抖不出來的地步?其實不是啊,她在擔心國家的命運,她怕康熙因此對天下漢族又起了戒心啊啊啊啊!不是在擔心自己的說,她連吳三桂三個字怎麼寫的都忘了!
素皚瞬間調整思維,讓自己鎮定,依偎著康熙道:“阿瑪,我不是在擔心自己。我也從來沒有什麼自卑之感,這可能是由於你從小就一直愛護我的關係。你一直知曉我的身份,不也從未嫌棄過我嗎?既然如此,像我這麼厚臉皮的人又怎麼會因此而自卑?”素皚用臉蹭了蹭康熙。
“皚皚!不可這麼說自己……”康熙斥道,語氣中卻沒有多少責備。雖然素皚有很多毛病,但在他眼裡卻一直是完美的。即便她不完美也沒有關係,她所有的缺點,他願一一包容。
“嗯,好。我不這麼說。”素皚笑道,“換種說法吧,我從未覺得滿漢有什麼區別。咱們大清還沒入關的時候,從太宗皇帝開始就倡導滿漢一家。而世祖皇帝更是這一精神的先驅者。他重用漢人,順勢而治,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就讓天下歸心,這可是元朝近一百年時間都沒有做到的事啊。像蒙元那樣,把天下臣民分個三六九等,把漢人視為奴隸,那是肯定不行的。這一點,歷史早就告訴了我們。所以,他們只能被趕回草原放羊。(言下之意,如果不想滿清被趕回長白山啃蘿蔔,就不要學他們)可是我大清的先祖睿智超群,眼光深遠,早早就定下了滿漢一家的基本國策。而後,南不封王,北不斷親,這才使天下五族和平共處,進入了我大清繁榮昌盛的時代。”素皚放開環住康熙脖子的手,站起來。
“阿瑪,有一件事,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大清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唯一一個完美地不用戰爭手段解決了民族大融合問題的朝代。我們與另一個殘暴的朝代,蒙元,又有本質上的區別。這,難道不值得我們驕傲?不值得我們享受這種智慧實施下的勝利果實嗎?”
作者有話要說:額…我錯了,這章本來是昨天的。我前兩天太忙了,昨天晚上回來倒頭就睡,累到懶得動……
好吧,我知道我在找藉口。
為了表示我的誠意和歉意,我今天會加更一章。現在先去吃飯,一會兒就回來碼字~(心虛中……)
所以,一會兒應該還有一章(如果我寫得完的話)。
123民族
康熙猛地抬頭;迅速地回想,看著滿含笑意的素皚。
是啊,似乎大清是唯一一個。
早在春秋時期,華夏就爆發過生存大危機。那時候;周王室皇權衰落;其餘部族從四面八方逼近中原。南苗,東夷;西戎;北胡。用漢人的話講,四方皆夷。當時的齊桓公姜小白與丞相管仲;放棄了齊國擁有的爭霸天下的實力,用他們的智慧和族群生存至上的偉大情懷擁護了東周王權,把其餘夷族驅逐出中原。靠的;是武力!是諸侯們用軍事實力的聯合反擊。
後來,是林胡,東胡,匈奴的興起。從這時起,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國民族進入了長達百年的反匈奴戰爭。從戰國,到秦帝國再到西漢王朝,華夏民族對被稱為夷的匈奴進行了長距離反擊。這幾個時代,名將輩出,戰星如雲。無論是李牧的誘敵深入,還是始皇帝的雄才大略。都讓匈奴飽嘗了帝國鐵騎的威武。而到了西漢,漢武帝的手裡,更是對匈奴的大反擊。那時候,是名將的時代,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就是當時中國民族一戰到底的反擊決心。多少年的滄桑變化,衛青、霍去病的壯士情懷仍然讓人欽佩不已。可對匈奴的反擊,仍然是毫無二話的打!
之後的五胡亂華,的確只能用“亂”字來形容,那是一個版圖四分五裂的時代,那是華夏生存的全面危機!而最後,真正消除它的,還是煌煌大唐。可是唐對於吐蕃、回紇以及突厥,仍然是不斷反擊!包括女帝武則天在內,也仍然是一個字,打!
之後的宋明時期,誰都沒有完美地解決外來部族的問題。
宋朝時期,面對當時的遼、西夏和金三個軍事強國以及大理國,從來都是防守狀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