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越揭露罪行越多。又有圈佔良田、買賣官爵,甚至還有強搶民女的罪行,簡直就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
廢太子蕭瑛已經倒了,肅王眼看也要支援不住了,他們兩個一倒,那麼範皇后也就沒有必要留著,京城裡人人都在傳,范家一派要完蛋了。
蕭鐸的心踏實了一部分之餘,又是震驚莫名!
肅王要倒了!
阿鸞,你是因為早就知道肅王的結果,所以才不擔心的嗎?前世今生,你到底為何留在我的身邊?一點一點證實,一點一點心涼,往後彼此到底要如何面對?心情好似飄零飛舞的風雪一般,無處安放著落。
☆、第192章 意外相逢
因為肅王的事,滿京城的權貴和朝臣都在忙碌,范家一派的忙著幫他洗脫罪名,政敵們則忙著落井下石,一片熱火朝天。
蕭鐸也忙,忙著在皇帝面前替哥哥求情,“二哥一向都是老實規矩的人,不敢逾越半步。此次行為過激,一定是因為大哥的忤逆,所以二哥替父皇感到惱怒,沒準兒還和大哥吵了嘴,氣頭之上,所以才會做出如此失常之舉。”言辭懇切道:“還望父皇多多寬宏,好生教導二哥,讓他知錯就改懸崖勒馬。”
肅王怎麼處置,全看皇帝的心意,而不是靠臣子們威逼或者自己求情。
自己得擺出一個顧念兄弟之情的態度。
皇帝此刻身體還不算很糟,不像前世肅王倒臺,是在幾年後,那時候皇帝已經病重的下不了床,急於安定朝局,為儲君打算,因而此刻雖然對肅王上火惱怒,但還並不想處死肅王。
偏偏朝臣們都跟餃子下了油鍋,一個個炸了,都不肯為肅王說話,叫發了脾氣的皇帝下不來臺,總不好朝令夕改,又替肅王說好話吧?
因而見蕭鐸主動為兄長求情,不論他是真心替哥哥著想,還是假意為了搏一個兄友弟恭的名兒,都比那些一味歹毒的臣子們要強。
皇帝年邁了,年輕時喜歡果斷狠辣的皇子,現在卻喜歡柔和寬厚的。
接著,蕭鐸又道:“況且二哥終歸是父皇的親生兒子,好比大哥犯了那樣的大錯,死了,父皇會心痛一樣。若是二哥因此而葬送了性命,父皇也同樣會心痛。”他道:“兒臣也是做父親的人,能夠體會這些道理。”
皇帝連連點頭,覺得這個兒子真是太懂事體貼了。
前頭三個皇子蕭瑛、肅王、安郡王,他們出生的時候,皇帝還比較年輕,有一腔剛做父親的慈愛閒心。加上當時被範太后和朝臣壓制,在朝政上難有作為,所以便將重心更多的放在嬪妃和皇子身上,這三位皇子的半數學業,都是皇帝親自教導,算是從小看到大的養成的。
而後來四皇子和五皇子相繼夭折,皇帝傷心了一陣子,少往後宮去,加上範太后也跟著去世,朝政上頓時忙的抽不開身。所以輪到蕭鐸以後的皇子們,皇帝的關注就要少的多,相應的,父愛也是少了一份。
皇帝想起二兒子肅王,個子長得高大,但從小就是廢太子身後的小跟班,一直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在諸多皇子裡屬於最放心的一個。這次上火,主要是惱怒他為了洗脫嫌疑,竟然不惜殺了兄長,若只是逼死還算了,竟然還親手斬下兄長的人頭,這得多麼狠冷的心腸啊!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任何要殺子的意思。
廢太子蕭瑛謀。反,皇帝尚且不忍心讓他屍身分離,更何況沒有大錯的肅王,就更不可能想處死他了。可惜最近除了范家在為肅王分辨以外,幾乎聽不到別的聲音,都是一面倒的要處置肅王。
那些人要麼是肅王的政敵,要麼以為深諳聖意,都想趁機分一杯羹罷了。
皇帝暗暗罵了幾句朝堂上的混帳,對蕭鐸的表現很是滿意,頷首道:“你很好,懂得孝敬尊長,有愛兄弟,明兒上朝的時候,好好的給那些沒人。倫的東西講講,讓他們腦子都清醒一點!”
蕭鐸的一顆心落回肚子裡,自己猜對了。
父親還不想處置肅王。
雖然失望,但是簡在帝心更為要緊。因而回去以後,就跟幕僚們一起細細商議,要如何寫這份求情的摺子,務必讓皇帝滿意了。
在梧竹幽居忙碌了大半天,才讓幕僚們散了。
朝堂上大事的紛亂繁忙,多少讓蕭鐸暫時忘卻了暖香塢的那份煩惱,而當他走到暖香塢的院子前面時,那份猜疑又浮上了心頭。仔細回想,她自從進府以後,對自己都是很好很體貼,平時的各種甜蜜恩愛先不說,單是九省十八鋪,便造就了自己如今遍佈全國的耳目線網。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