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落差可想而知。兩年監國的熱忱不能延展,還要被強行壓制退回原先的狀態,甚至要負責為兒子和年幼的弟弟們建動物園。那是不是意味著接下來就該把治國典籍收起來,讀讀有關如何飼養野禽獸類的書籍,也好完成父皇的交代。
“兒臣遵命,回去後馬上就辦。”
換做是以前的胤礽,定是沉不住氣,在父皇面前直率地表達不滿,甚至拒絕。看盡千帆、走過艱辛,現下的胤礽硬是穩住心神,波瀾不驚地接過了這份差事。
這時,魏珠進來稟報,裕親王、純親王、直郡王、誠郡王並四位貝勒爺求見。皇帝允後,從大炕上起身,走向面東的寶座立身正坐。
胤礽剛在父皇寶座一側如青松般立定,福全等人便依次入暖閣行禮,按位站立。
不知父皇會不會意外,但聽到福全稟報乾清門討論的結果,胤礽卻是半點不覺得新奇。議來議去,還是要依照吳三桂之例焚骨揚灰,搗為細末,拋散通衢。而赫欽還是不應留存,應立斬梟示,並差理藩院司官一員,乘驛將首級送去傳示四十九旗喀爾喀各扎薩克。
皇帝的目光從胤禔開始轉到胤禩,“你們兄弟幾個也都這麼想?老三,從你開始,說說看。”
“兒臣不同意殺赫欽,汗阿瑪你是知道的···”皇帝明明點名從胤祉開始,偏偏胤禔迫不及待表達了出來。
皇帝瞪視胤禔,胤禔俯下腦袋,胤礽把這一幕看在眼裡,大致有了猜測。看來父皇要留下赫欽,但鑑於自己在吳三桂一事上的處置已經深入人心,一直不好開口,這才讓大家一議再議,非要讓大家體察到自己的想法,然後順水推舟議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或許是皇帝的心思太過隱晦難懂,胤祉、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