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銀子有限,所以剛開始倒是不用做特別大,就弄個兩間的門臉就好了,關鍵是進的貨樣子新,質地好,最好能有個好的裁縫坐鎮,做出點新鮮樣子的衣裳來,你也知道那些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太們天天爭奇鬥豔的,只要衣裳好看她們是不惜多花幾兩銀子的!我這麼估摸著,租賃鋪面,請一個掌櫃和一個好的裁縫,以及進一批好的衣料再加上櫃面上的墊底的銀子怎麼也得六千兩銀子吧!”廖氏掰著手指算道。
“這麼多?”清環瞪大了眼睛。
清琅倒是道:“最少也得這個數。二姐姐你想啊,一匹上好的綢緞就得幾十兩之多,店裡怎麼也要有一兩百匹布料吧?這一項佔的銀子最多!那算咱們三個的,一人拿出兩千兩就夠了!”
“這個倒是不難,祖母去世之前給我留了兩千兩銀子而且都在我自己這裡放著呢!”清環欣喜的道。
“要這麼說,祖母也留給了我,當然也留給了大哥,倒是正好能派上用場!”清琅笑道。
“是啊!咱們還是託了老太太的福。要是這六千兩還不夠,咱們自己個手裡總還有些私房以及首飾什麼的,到時候每人再湊一點也就不難了!”廖氏高興的道。
“是這麼說的。那咱們就進行下一步,找店面,找有經驗的掌櫃,還得找一個手巧的裁縫才可以!”清琅道。
廖氏想了一下,說:“這店面不難,咱們就上最繁華的長安街去找就是了。這有經驗的掌櫃嘛我孃家有一個遠親曾經在南邊做過綢緞生意,對南邊的綢緞非常熟悉,只是現在年紀大了不願意跑遠道了,正好現在在家閒著,咱們倒是可以把他請過來幫忙。至於這手巧的師傅一時可是不好找,好的師傅都在鋪子裡做著,要想挖過來可是不容易的!”
清琅和清環低頭想了一下,清環還在皺眉頭,清琅便忽然來了主意。“這個我倒是有一個人可以推薦!”
“快說,是誰?”廖氏心急的問。
“在京城裡有些名號,叫做公孫三娘,她原來可是在齊王府裡為明慧郡主專門做衣裳的,和當年的明慧郡主很是要好。自從明慧郡主故去後,她也無心留在王府,所以便在京城外買了一棟房子住下來,據說現在也不怎麼做衣裳了,只是偶爾有個相熟的人請她,她才會做上兩件!”清琅對這位公孫三娘自然是很熟悉的,今年也就三十餘歲,和當年的明慧郡主十分要好,大概也是因為明慧死後傷了心,所以也就不怎麼想做衣裳了!
“專門給明慧郡主做衣裳的人肯定不是等閒之輩,咱們能請得動她嗎?再說咱們這樣的小廟能容得下這樣的大菩薩嗎?畢竟得給人家酬勞的!”清環擔憂的道。
“清環說得是這麼個理!”廖氏也有同樣的擔憂。
☆、第九十章 開雲霞閣
“你們有所不知,這位公孫三娘不怎麼計較名利,她也是個命苦之人,二十多歲就死了丈夫,自己帶著兩個幼子討生活,總被人欺負,所幸遇到明慧郡主,把她收留在王府裡。當年她的技藝也沒有這麼好,還是明慧郡主出面幫她請的名師指點,所以她也就留在了明慧郡主身邊專門給她一個人做衣裳。要不然也不會在明慧郡主故去後都傷心的不想做衣裳了!她當年和齊王妃身邊的桂嬤嬤也很親厚,我想託桂嬤嬤跟她說說她肯定能同意的。畢竟往前她的兩個兒子也大了,也是需要銀子的。對了,大嫂,二姐姐,我還有一個想法。這公孫三娘做的衣裳不但手工好,而且常常別出心裁,明慧郡主是個愛美的人,穿上她做的衣裳常常是能引動整個貴族圈的女子效仿,要想長久的留住公孫三娘這樣的人,咱們必須得給與豐厚的酬勞才是。我想著不如咱們可以送咱們未來的鋪子的一大股給公孫三娘,讓她每個月都可以參與鋪子的分紅。不知道你們覺得怎麼樣?”清琅詢問道。
“我同意!”清環率先點頭道。
廖氏想了一下,笑道:“其實京城的綢布店不少,少的就是能夠有一個好裁縫在店裡,那樣可是能多賣許多布料。送公孫三娘一大股的話,那麼這個鋪子就算是咱們四個人的好了,每人佔兩成半,以後只要公孫三娘在咱們店裡幹一天,咱們就按照這個比例給她分紅。如果能在咱們店裡幹十年以上,咱們就把這兩成半的股份送給她!”
“大嫂比我想的細緻多了!”清琅趕緊點頭。
“既然三個大股東都同意了,那咱們就這麼定了!現在銀子也都湊齊了。咱們明日就分頭行動,我讓你大哥幫我去找鋪面,清琅去齊王府找桂嬤嬤幫忙!我呢就去找我家那個遠親讓他趕緊籌劃著去南邊進布料!”廖氏隨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