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警員,因為身手不錯被調到重案偵查組,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只要破了這起案件他一定能一飛沖天,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兇手犯案頻率大約是一月一次,被害者不固定,手法卻很相似。鄭義追著這案子追了半年多一直毫無頭緒。卻在休假的時候有了進展,或者說是機遇。他意外親眼目睹了兇手犯案的全過程,他沒有阻止,不是不想,而是當時他帶著自己的小女兒在身邊,沒有把握能制住兇手的情況下他不敢貿然出手,他選了當警察就不會怕死,只是他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起涉險。他選擇忍耐。
休假結束回到警局的他準備開始追查那晚的嫌疑人,他知道這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只要把握好他就能記下大功,晉升也不是夢想,只有一點,那晚的事情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否則他連當警察的資格恐怕也會被剝奪。作為一個警察親眼看著兇手作案卻沒有阻止,不論有什麼理由,都無法站住腳。
就在他跟蹤那個男人一段時間,收集證據開始有了進展的時候,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有人自首了……而自首的人不是他親眼目睹的兇手陶輝,而是那個兇手的異母哥哥陶權。他驚訝,他憤怒,他想逼迫這個替罪的人說出實話,卻失敗了。因為他永遠無法說出那晚的事情。
陶權把自己犯罪的經過乃至罪證和動機全都交待的一清二楚,沒有人懷疑他在撒謊,除了鄭義,可他只能咬著牙看著這場鬧劇。之後陶權被槍決了,而陶輝住進了精神病院,沒再犯案,鄭義的英雄夢也就此破碎。
而在十年後,兇手重出江湖,再次攪得天翻地覆。鄭義當了十年的警察,不再是當初衝動的小菜鳥,他沒有再錯過這次機會,從一開始就鎖定了嫌疑犯,並且迅速而準確地收集了證據,申請了逮捕令。
可鄭義沒有想到,他還是慢了一步。這一次陶輝的目標——是他女兒鄭雅。
他親手逮捕了這個逍遙法外十多年的兇手,成了真真正正的英雄,卻永遠失去了最珍愛的女兒。
陶輝在被逮捕時問了鄭義一句話:“在你心中,真正的正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