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忍了多少年?”
許攸心底算了算,說道:“你誕於本初元年,二十一棄官為母守孝,今年三十七,自今絕仕十六載有餘。”
“是啊!十六年了!那時我還是弱冠少年,如今即將不惑……”袁紹向內室行去,問道:“事情辦得如何?”
“自然無有不妥。”
袁紹駐足告誡道:“別被馬元義抓住馬腳。”
許攸一臉輕鬆:“雖然他能猜出幾分,但我從未出面,所謂空口無憑,他就算被抓了也很難咬出我。”
“日期定了嗎?”
“定了,不過卻不是從馬元義口中得知,而是另有其人,後年三月五,甲子年甲子日……”許攸喝一杯滾燙熱酒驅寒,嗤笑道:“他們還真以為全天下的人都是瞎子、聾子?”
袁紹臉部表情微變,又很快隱去,說道:“太平道不值利用便會消亡,不足掛齒——說子英,他在邊地可是立下好大功勳。”
“哦?什麼功勳?”
袁紹拿起案上的書信遞給他,許攸草草看過一遍,臉容微訝道:“子英有勇力我素知曉,然則帶兵也是這般有方?嘖嘖,千餘烏合之眾破萬名驍勇羌人,俘獲牛馬不計其數,即使昔日段太尉也未必辦得到。”
袁紹朗朗笑道:“子英年才弱冠出頭,手段已邁沙場宿將,豈非天生?”
許攸嘿嘿一笑道:“阿瞞歷來號稱知兵,每談兵事,口若懸河,一副天下第一的模樣,真該讓他看看。”
“你呀……”袁紹搖搖頭。
第二卷負笈進京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親高升(3/3)
更新時間:20118182:11:57本章字數:4466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蓋勳在漢陽任長史一年,試守一年,主政四載,合計六年整,播渥惠以育物,垂仁恩以布化,歲歲豐登,一郡清平,百姓鹹悅;整軍演武,獎厲威信,羌胡率服。有歌曰:“吏畏其威,民懷其惠。蓋君為政,樂不可支。”政聲遠播,班於上京,遂轉拜左馮翊。
蓋勳與繼任者交代,合符而去,郡裡百姓聞訊匆匆趕至城門,攔截下蓋勳車馬,圍成一團,以頭搶地,苦苦挽留。
蓋勳心緒如潮湧,熱淚盈眶,緩緩言道:“僕竊得郡將,內心惶惶,惟恐能力有限,不能一盡職責,數載來不敢稍有鬆懈,如今見諸君殷切滿懷……心中甚慰、甚慰!”
“府君勿走!”
“府君將棄我等乎?”
“府君離去,我等如失父母矣!”
蓋勳抱拳四方,說道:“漢陽是僕初仕之地,坐鎮數載,猶如第二家鄉,豈願就此離開?然皇命難違,僕唯有抱憾而走。今新任“漢陽”乃是中原名士,才力高我十倍,諸君勿憂。”
百姓聞言自知無可改變,流涕痛哭,場面催人淚下。
蓋勳深深一揖,轉身登車而走。
車隊穿越右扶風,抵達左馮翊境內。左馮翊治所在高陵,下轄十三縣,戶四萬,口二十萬,富庶底蘊非漢陽郡可比。西漢時都長安,左馮翊與右扶風、京兆尹作為三輔秩俸中兩千石,與州牧、九卿等同,後來光武帝中興漢室,遷都洛陽,左馮翊失去了三輔的地位。因漢室宗廟皆在關中未剝奪它三輔的稱號,但秩卻降至兩千石,和諸郡太守等同。當然了,它雖沒落卻絕非一般郡國能比,由漢陽郡轉任左馮翊可以看做是高升。
蓋勳抵達高陵,與前任衡馮翊行交接,此人曾祖父衡農漢安帝時曾為左馮翊,他算是繼祖業,大漢官場像這樣的“佳話”很多,不說別人,就說蓋勳,其曾祖父蓋進就曾為漢陽太守。
蓋勳和郡府諸吏見過面,他一聽嚇了一跳,身居要職者不是姓吉便是姓張,再不就是姓楊、姓嚴,姓李,清一色的舊族功勳出身,幾乎沒有寒門者入列。這是一群只要大漢帝國不倒,就永遠是人上之人,因此對待蓋勳態度略顯冷淡,這並非是故意裝出來的,而是一種矜持,貴族嘛,素來如此。且他們根本不懼蓋勳仗著手上的權利找麻煩,他們朝中親族林立,誰敢動之?
高陵距北地治所富平不到一百里,快馬一天時間跑個來回綽綽有餘,蓋勳上任次日蓋俊正好趕上休沐日,便騎馬趕到高陵相見家人。
進了城直驅郡府,偶然現一個鮮衣怒馬的俊朗少年跟在他後面,郡府眼看即到,仍是不肯離去,出言問道:“這位郎君,你跟著我作甚?”
那少年看看他,說道:“我非是跟著足下,而是今日入郡為吏。我看足下亦奔郡府而行,難不成足下也為門下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