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撥開他的手,冷哼一聲,卻也不再說什麼。任骨頭再硬的人,也敵不過董卓的屠刀,董卓在長安士民眼,同魔鬼無異。五月,其使人查官民有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者……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有糾正風化之效,可董卓性情粗鄙,只要聽到有人舉報,根本不予查證核實,直接殺之,並沒收財物。冤死者以千計,百姓大恐,道路不敢言語,而只敢以目視之。此事過去不久,至今猶存餘威。
何顒對民眾的指指點點視而不見,目光始終凝視著前方,檻車穿過長街,越向北走,民眾越少,最後何顒看到一面圜牆。所謂圜牆,即圍繞著監獄而建的土築圍牆,因古語有云:“為獄圓者,象鬥運還。”是以呈圓形結構。圜牆高三丈餘,厚度同郡縣城池相仿,加之獄卒眾多,警衛森嚴,一旦入內,便是插翅也難飛出。
吊橋放下,檻車緩緩進入圜牆,迎面入眼的,便是不計其數的棘樹,密密麻麻,看不到邊際,雀鳥落於枝上,嘰嘰喳喳的不停。在獄種植棘樹,自然不是為了綠化、美觀,眾所周知,棘樹多刺,難以碰觸,所以自古以來便以棘樹圍困拘束犯人。
監獄有普通牢房和地牢之分,後者常年深處黑暗,冬日陰冷,夏日悶熱,蚊蟲蟻鼠,更是不用提,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人因病而死,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毫無疑問,張溫便是關在地牢之。
何顒運氣不錯,或者說董卓另眼看待,分到了地面之上的牢房,雖然環境也不太好,但卻比地牢強上百倍。
何顒邁著沉穩的步子走入獄室,頓時數十道視線閃電般投射過來,驚訝、憐憫、嘲笑,乃至幸災樂禍,不一而足。
何顒掃視室內,當下面無表情的走到人比較少的一個角落,一掀下襬,端坐於地,本來刺殺失敗的一刻,他已經做好就死的準備,但荀公達給了他生的希望。
子英……
本初變了,變得冷酷,變得陌生,昔年自己評為“吳起之才”的少年俊傑,而今虎踞北方,名震天下的驃騎將軍呢?
何顒曾以為子英也變了,可是今年他果斷南下,收復雒陽,何顒就有些看不懂了。
“何君……”
何顒略帶茫然的扭頭左顧,呼喚他的人是個二十餘歲的年輕人,面生的人。“敢問足下是……”
“在下有幸曾見過何君一面,何君不記得不足為怪。別看如今還是夏日,但這牢房卻是陰冷潮溼,不能長坐地下,否則易害疾病。那邊有些乾草,可墊於膝下。”
“多謝……”
第二卷負笈進京第三百二十八章救災
更新時間:20118182:12:55本章字數:4716
第三百二十八章救災
越騎校尉伍孚行刺董卓,訊息傳出,長安震怖,關震怖,引得各方勢力密切關注。
以往士人縱然對董卓不滿,多是背後詛咒,激烈一點的則是私通諸侯,謀求勤王,以為內應,但此次士人手法堪稱激烈至極,實是對董卓不滿的一個總爆。
無奈的是,相比於董卓,士人力量還是太過弱小,妄圖以小博大,到頭來終究是害人害己。
董卓此次順藤摸瓜,一日之間,故太尉張溫、尚書楊瓚、議郎何顒等三十餘人被捕入獄,尚書鄭泰、尚書郎華歆、黃門侍郎許攸等亡命。經過此役,不說反董力量被一掃而空,卻也算得上元氣大傷。
董卓太師府位於長安東側,獨佔一巷,規模堪比宮室。當然了,沒人會站出來指責他的宅地逾規,除非是活得不耐煩了。
一輛馬車由北拐入太師府巷口,沿著寬敞的道路不疾不徐行進著。車坐著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明為董卓親信,暗為反董志士的司徒守尚書令王允。
王允性格謹慎,其實他以前為人剛烈,嫉惡如仇,縱然面對十常侍,也敢於抗爭到底,曾兩入大獄,逃亡數載,險死還生。然而董卓進京,王允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外戚、宦官還要強勢無數倍的梟雄人物,所以他拼命打磨自己的稜角,收斂自己的個性,曲意奉承,耐心等待可以給予對方致命一擊的機會。
王允去年一手策劃“舉兵東迎關東群雄”,即推薦士孫瑞、楊瓚由長安進,經武關入南都南陽,明為夾攻袁術,實為迎其勤王,可惜最後一刻被李儒所阻,功虧一簣。這次刺殺行動,王允一直隱身幕後,並未露面,因為他知道,他是最得董卓信任計程車人,一旦他暴漏了,士人將再無翻盤的機會。
果然,刺殺行動失敗,王允順利逃過一劫。
不過,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