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下來,不自覺的帶上幾分親熱。當年黃巾暴起,孫堅受郎將朱儁之邀,遂募揚州勇士從徵,守衛屯長和孫堅是吳郡同鄉,早慕其人,乃入孫堅麾下。徐州刺史陶謙則是揚州丹陽人,丹陽在吳郡之左,二郡比鄰,口音幾乎沒有差別。這位呂由,顯然也是出自丹陽。“軍規森嚴,呂司馬還請稍等片刻,我這便遣人通報。”
呂由客氣幾句,跳下馬背,稍稍舒展身體,和守衛屯長用家鄉話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從徐州至河南尹一千四五百里,他幾人日夜兼程,趕路時還不覺得太累,一停下來,疲憊便一股腦湧上身體。
孫堅聽說陶謙部將求見,感到詫異,立刻令人帶來相見。呂由見到孫堅的面,伏叩地上,敬獻陶謙親筆書信。孫堅更覺陶謙必有所求,不然何須用司馬前來送信。孫堅開啟書信,果然,陶謙開篇客氣幾句,轉而言青徐黃巾暴虐,徐州兵力不足,請孫堅相助一臂之力。
孫堅合上書信,劍眉微蹙。
“孫將軍……”呂由略顯緊張的看著孫堅。
“呂司馬請起……”孫堅笑著說道:“我與陶徐州同鄉,又曾同赴西州共事,陶徐州有難,我豈會坐視不理?”孫堅低頭想了想,而後對身邊的侄子孫賁道:“伯陽,你去把朱司馬喚來。”孫賁應命而去,朱司馬即朱治朱君理。
朱治沒過多久便來到帳,孫堅一邊介紹他和呂由相識,一邊說道:“青徐黃巾復起,禍亂徐州,陶徐州邀我併力討賊,我欲以你為將,願否?”孫堅之所以選擇朱治,先是其用兵穩健,有獨領一軍之才,更重要的是,朱治乃丹陽故鄣人,和陶謙同鄉,用他最合適不過。
朱治沉聲稱諾,問道:“何時出兵?”
呂由焦急掩飾不住,可知現今陶謙絕不好過,既然有意賣人情給對方,就賣個徹底好了。孫堅道:“我表你為行督軍校尉,特將步騎五千,即刻出。”
“諾。”
“多謝孫將軍、多謝孫將軍……”
朱治走後,孫堅繼續準備著祭品,三日轉瞬即逝,約定當日,孫堅精選一百名騎兵隨同自己過河,行至三雍之明堂。
明堂是漢代帝王頒佈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其位於雒陽城南,靈臺在左(西),辟雍在右(東),符合周禮明堂位於“國之陽”的規定。
外圍方院,而一座宏偉壯觀的建築聳立央,下層四面走廊內各有一廳,每廳各有左右夾室,共為“十二堂”,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層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層臺項央和四角各有一亭,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整群建築十字對稱,氣度恢弘,很符合它包納天地的身分。
蓋俊站在明堂前,感慨萬千。
原本明堂裝飾華麗,金碧輝煌,但董卓遷都時將金銀銅質飾品全部搬走,一些建築物更是遭到不可彌補的破壞,使其整體流露出一股沒落之意。沒辦法,董卓麾下多為涼州兵卒,更有一些羌胡,他們大字不識一個,整日只知道打打殺殺,哪裡知道明堂是作甚之用,不過即使知道,恐怕也不會在乎。
“將軍,孫臺來了……”龐德輕輕說道。胡封此次攻佔雒陽,立下不世之功,被蓋俊拜為偏將軍。而龐德入冀州後,隨從破韓馥、公孫瓚,奇襲克冀州治所鄴城,功勞最多,早就該升職了,只是蓋俊隨後動雒陽之戰,便暫時耽擱,今龐德再破呂布,蓋俊立刻提拔他為偏將軍,和胡封同級,算是入了將軍之列。黃忠則有平定河內的功勞,又率先攻下平陰津,為進軍雒陽鋪平道路,升為最低一級將軍名號——裨將軍。鮑出、胡車兒也拜為郎將,名號仍為陷陣、先登。
不知道身在河東的關羽會不會感慨運氣不佳,他當郎將時,龐、胡二人還是都、校尉,轉眼間,二人已是將軍,關羽依然是郎將。
楊阿若何嘗不是如此,由於北地郡乃是蓋俊的根基,又比鄰涼州韓馥、司隸董卓,他身為蓋俊妹夫,理所當然由他鎮守北地,而且一呆就是三年。對於一心渴望建功立業的楊阿若來說,這無異於是一種折磨,不過對蓋繚來說卻是好事,她雖然也想夫君成為像兄長那樣的蓋世英雄,可是她更希望夫君陪在她的身邊。
見蓋俊毫無反應,龐德再次出聲道:“將軍,孫臺來了。”
蓋俊這次倒是聽到了,收回目光,轉頭望後,凝視著疾馳而來的孫堅等人。隨在他身側的賈詡、荀彧、楊俊也靜靜打量著對方,三人只聞其名,而未見過其人。孫堅賣相極佳,身材高大,方臉寬額,雙眼如電,相貌堂堂。
孫堅利落的跳下戰馬,大步上前,朗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