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使什麼陣,雖不知這陣具體如何,但結果是大弦軍隊大獲全勝,還捅了北戎的一個軍需庫。
但李憲獲勝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雖然他的前方空空蕩蕩,北戎人都跑了,他大可殺進北戎腹地。但李憲停了下來,就近奪了蘭州城,把這兒建成了他自己的帥府,隨著時間持續,很快大批敵軍迅速殺到,在蘭州城外□□處險要地段駐紮,對他形成了包圍。
而此時,李憲也是達到了皇帝的戰前要求,把北戎軍隊牢牢的吸引在自己的身邊。
時間到十月中旬,時機已經成熟。其他兩路軍隊才開始出動,其他兩路軍隊皇上安排的也很有考量,最靠東靠南的這一路軍是由高裕帶領的,此人出身也不好,賣過臭豆腐,做過衙內,且此人陰險狡詐,人品極差。他八月末就到了指定的地兒,北戎發了十萬兵來跟他打,可該他出手時候他也不打,反是高掛免戰牌,把北戎人足足憋了十幾天,他才去了戰書,約定在石門河畔一決生死。
結果北戎人來了,卻又不見他影兒,等了一上午,等到中午的時候實在忍不得了,太陽高掛,曬得人直冒油,北戎人忍得住冷,卻受不住熱,都擠到河邊去飲馬喝水。結果集體中毒,勝負簡直一點懸念都沒有。原是高裕這廝掐準時間讓人去上游下毒。真是卑劣行徑不為人道也。
而作為主力的趙大賴的這一路,皇上也是有考究,趙大賴這人有很多缺點,為人衝動,也不懂什麼計謀,更不會設什麼精密的陣,但這人的個人特點也太鮮明瞭,他太勇猛了,人都怕他,在出徵之前他跟北戎人打過,當時他被引進了包圍圈,有一萬騎兵埋伏,而趙大賴只有兩千兵,一萬對兩千,勝負簡直沒有懸念,可北戎人從早上打到晚上,就是搞不定他,結果北戎人的主帥急了,親自領軍衝鋒,這下子好,他一箭射去,把主帥射了個對穿,趁此機會他殺出重圍,啥事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