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這種趨勢。
對於李貞凡導演編寫的很有深度的劇本,記者們基本上就是一句話帶過,對於他出色的執鏡能力,記者也沒有過多的追捧,大家還真的對李勝林更加感興趣。
當然了,李勝林的好身材固然是要給32個讚的,不過不管怎麼說,人家也是公眾媒體,不能無節操的通篇誇獎李勝林的身材,所以更多的還是對他的演技表示了讚賞:
“李勝林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偶像劇中花美男的形象,而之前的電影《國家代表》也更多的是展示了他搞笑和瀟灑的一面,而對於他的這部轉型之作,沒錯就是轉型,雖然這個詞用在一個去年才拿最佳新人的演員來說有些奇怪,但是筆者還是決定用這個詞。
因為李勝林之前塑造的形象實在是太成功了,或許還真的有些人將他的形象固話成了花美男也說不定。
但是他卻拋棄了這個成功的形象,而是勇於突破自己。”
如果說這家媒體更多的是從李勝林的演藝經歷來對他縱向對比的話,那麼更多的媒體則是直接單獨的把李勝林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給提了出來:
“冷漠而心死的特工,滄桑頹廢的中年大叔,冰冷的眼神,淡漠的語氣,透過電影的熒幕,這一切都被清晰的傳達給了觀眾。
如果男主角的扮演者是李秉憲,蘇志燮這些無論是演技還是閱歷都足夠駕馭這種角色的人的話,那麼或許大家也不會奇怪。
但是如果是李勝林這個才剛剛21週歲的人來演的話,那麼我想大家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確實是有天才的存在的。起碼,在演戲這方面來說,筆者認為,李勝林就是大韓民國最耀眼的那個天才。”
嘖嘖,看著大量類似的報道,李勝林的粉絲呼喚們在開心的同時也有點不淡定了,這到底是捧殺呢。還是高階黑呢?
畢竟這麼誇張的報道的話,很容易讓一些中立的人產生逆反心理吧?
或許吧,確實有一些人因為看了這些報道後甚至放棄了看這部電影的慾望,但是更多的人還真的就被這些新聞給吸引到了電影院,僅僅是出於好奇也好,亦或者是為了看完電影后再噴也罷。電影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