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笑著說:“你有何計?先說來聽聽。先別管它行與不行!”
馬寶說:“平西王可向皇上再將此權要來便是!”
眾人一聽,他出的竟是這種主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馬寶問:“各位何故發笑?”
吳三桂說:“權利怎麼能要來要去的呢?再說,此權是我自己提出不要的,現在又怎麼好出爾反爾呢?”
馬寶笑道:“平西王之言不對!如今這年頭要官要職的又不是你一人!許多官員明明想要權,卻偏偏扭捏作態地說不想要權。平西王為何不能也試一次?”
眾人又被馬寶的話逗樂了。
吳三桂正色地道:“別人能夠這樣,我吳三桂卻不能這樣!”
馬寶心裡卻不以為然。他心想:你平西王也不必矯情!你明明是怕失去權力,才向皇上請旨以投石問路的,與那些人有何區別?當然馬寶這只是在心裡想,面上卻絲毫不敢有所表露。
一直默不作聲的方獻廷突然說:“方某倒覺得馬將軍之計可行!”
眾人聞之,本要大笑。一見是方參將說的,便只是認真地聽著。因為他們都知道方獻廷不是胡言亂語之人。
吳三桂奇怪地問:“方兄可是說馬將軍之計可行?”
方獻廷說:“正是!”
吳三桂問:“方兄何出此言?”
方獻廷說:“公子勿急。方某所言與馬將軍之計略有不同!”
吳三桂問:“不同在何處?”
方獻廷說:“馬將軍要公子去要,方某卻要別人幫公子去要。”
吳三桂更迷惑了,問:“誰幫我去要?”
方獻廷說:“雲貴兩省總督卞三元、雲南提督張國柱、貴州提督李本深幫公子去要!”
眾人一聽此言,皆齊聲稱妙。
馬寶說:“還是方參將有辦法!”
方獻廷說:“方某也是跟馬將軍學的。”
馬寶說:“不同呢,大有不同。”
楊��剩骸昂未Σ煌�俊�
馬寶說:“方參將的主意比馬某的主意有臉面些!”
眾人一聽,更是大笑。
五、吳三桂請人求官
眾人走後,吳三桂獨思起來。
方獻廷此計雖說不上是良策,但作為補救之計,尚可一試。只是自己貴為親王,歷來又是卞三元、張國柱、李本深三人的上司,實在拉不下這個面子去求他們三人向皇上去為自己說好話的。方獻廷、胡守亮等人,雖說是足智多謀之輩,但他們是讀書人,且中書毒太深,看來也是不願去幫自己去求情的。那麼,到底讓誰去呢?
吳三桂正想到此處,陳三強風風火火地來了。吳三桂問他何事?陳三強說為鹽稅之事而來。吳三桂心中一動,也不管什麼鹽稅不鹽稅了,一古腦兒將自己心中的難處告訴了陳三強。
陳三強“嗤”了一聲,便說道:“公子,也不是我說你,在官場上混了這麼多年了,怎麼越混越不像話了!”
吳三桂知道陳三強要說混賬話了,只好睜著笑眼看著他。吳三桂可以對所有人嚴厲,唯獨不肯對陳三強過分,是因為他幫助自己得到了陳圓圓。
陳三強說:“如今這官場上的人,看起來都是人模人樣的,可誰沒幹過不要臉的事?你請人求官又怎麼啦?如今的官兒有幾人不是求來的?不是自己去求,便是請人去求!無論是自己求,還是請別人求,都是一回事!要說不要臉的事,比這多著呢?公子若是不好意思去說,我陳三強去說!你們要顧這面子,我陳三強可是沒面子可顧!”
吳三桂要的就是他這句話!他連忙示意陳三強打住,然後問:“你真的願意幫我去求人?”
陳三強說:“當然!其實,也算不上求。只要你開個口,還怕他們不答應麼?”
吳三桂心想,確實如此,但他認為不以權勢壓人更好些,便問:“你能否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陳三強說:“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錢能通神唄!”
吳三桂聽後,心中一喜,說:“那麼你去算了!”
陳三強提著錢往卞三元、張國柱、李本深三人家轉了一圈,便回來了。
吳三桂問他結果怎樣?
陳三強笑眯眯地說,這還用問?如今這世道沒有錢辦不了的事!
果然,不久之後,康熙帝便接到了一道奏摺。奏摺是雲貴總督卞三元寫的,其意大約是:平西王吳三桂在總管雲貴期間,平定邊亂、治理整頓、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