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跟著闖王幹什麼?不就是想圖個出息麼?平民百姓想得個官做做,大明朝所有的職業當中,就數做官好!朝朝代代都數做官好!小官想換個大官做做,大官便想封侯拜相,封妻廕子,世世代代享清閒之福。李自成到底是身居高位,不察民心。如果他知道那些追隨自己打天下的人全都是為了做官享福,而且官癮遠遠比他大,他便不會自責,反而會堂而皇之號令天下!辦法很簡單:誰最聽話,我便給誰官做!誰聽話的時間越長,誰做官的就越大!中國的朝朝代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麼?我李自成何必獨出心裁另搞一套?
李自成見眾人完全擁護,心裡自然愉悅。他安排牛金星等文官趕快去籌辦自己登基的一切事項。又命劉宗敏率兵出城迎擊吳三桂。
劉宗敏遵命率領李過、李巖在京城外設兵營十八處,打算將吳三桂和清兵在京城外便擊潰。
誰知這次吳三桂與清兵結合起來的勢力比上次還要大!雖說數量上較之以前有所減少,且吳三桂不是全心全意要滅李。但是,英王阿濟格在滅李這一點上卻是全心全意配合吳三桂的,而且極力督促著吳三桂加快程序。吳三桂不敢不聽阿濟格的。雖然吳三桂表面上是統帥,而實際上阿濟格是統帥。吳三桂不是怕阿濟格,而是怕多爾袞,多爾袞率領近十萬大軍在後面跟著。吳三桂不得不心有顧忌。
一戰之後的局勢對李自成大大不利!吳三桂率兵連拔敵營數處,直奔北京城下。
李自成聞報,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應付這種局面是好,便與眾將領商量。眾將領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目前對大順來說,幾乎除了撤出北京城一途,再無路可走。戰,分明已經不是吳三桂的對手;和,吳三桂被多爾袞所挾持,也不可能。然而,雖然大家都知道唯有撤走一途,但誰也不肯開口說出來。因為,誰都留戀帝都裡的榮華富貴的生活。
倒是劉宗敏提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主意。劉宗敏說將吳襄全家人都押上京城城頭,以他們的性命來威脅吳三桂,想必吳三桂會念及父母性命而自動放棄攻城。
所在的文武百官,有大部分對劉宗敏心生不滿,認為大順之所以會遭到吳三桂的一再攻擊,完全是因為劉宗敏強搶吳三桂之妾陳圓圓所致。然而,出於對劉宗敏權勢的畏懼而敢怒不敢言!現在見劉宗敏出了這麼個歪主意,便不軟不硬地頂他:要是吳三桂不妥協怎麼辦?
劉宗敏惡狠狠地說:那便將吳家大小全部殺掉。
眾人一聽,激靈靈地打個寒戰!他們沒有想到劉宗敏會如此惡毒。
李巖站出來說:“不可。”
劉宗敏問他為何不可?
李巖說:“吳三桂已受多爾袞挾持,行事大多是身不由己,我們就是以吳家人的性命去威脅吳三桂,吳三桂未必會屈從。相反還可能會加劇矛盾,促使吳三桂攻擊大順之心愈堅。”
眾人紛紛稱善。一是因為李巖說的本來在理,二是想以此打擊劉宗敏。
誰知李自成因為牛金星的讒言,對李巖產生了成見,這時自然不聽李巖而聽了劉宗敏的。
第二日,劉宗敏將吳家大大小小三十餘口押上了城頭。劉宗敏對著城下喊道:“吳三桂,你聽著:你如果放棄攻城,與我重修永平之好,我主保你高官厚祿!如果你一意孤行,我便將你父母及吳家大小所有人口全部斬首於此,你思量著吧!”
吳三桂不聽還可,一聽頓時怒火萬丈!想你劉宗敏是什麼東西?掠我小妾,擄我父親,現在又以老弱之人的性命威脅我,這是英雄行徑麼?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吳三桂命令士兵向城頭劉宗敏射箭。頓時,幾支箭“嗤”的破空而去,差點射中劉宗敏,劉宗敏嚇得躲起來。
劉宗敏因此怒火填胸,一聲令下,農民軍揮起大刀,向吳家人的頭上砍去。
吳三桂見了,頓時昏了過去。
四、李自成心生異念,陳圓圓妙語解圍
陳圓圓被押上城牆之時,抬頭看了看太陽。但她卻沒有看到真實的太陽,只看到東方有一團不規則的亮光。她便知道太陽被擋住了。
她又在心裡問自己為什麼要看太陽?她說不明白,然後便踏著吳家其他人的影子走,一直走到城頭。
吳家人齊齊整整地跪在城牆上,她便跪在最後面,她心裡本來一直在思索著一個問題:自己為什麼與吳家扯上了關係?不就是吳三桂喜歡自己麼?劉宗敏不是也喜歡自己麼?李自成不是也喜歡自己麼?那麼,李自成與劉宗敏為何要將自己與吳家人綁在一起,並以此來威脅吳三桂?雖說自己喜歡吳三桂而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