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非常齊全,孝布,酒,點心,更多的是銀子。買壽衣,壽材,設靈堂,請和尚做道場,楊么給的銀子綽綽有餘,沒動用他哥嫂一兩銀子。
第一日守靈,天氣熱兩天不吃食,連鄰里都以粥為食,尊長可能少食。給死者洗臉,洗頭,換衣服,蓋上白布停靈,黎耀赤足散發在母親身前跪哭,以示悲傷,黎源雖然跪著但一滴眼淚也沒有,一些遠親都痛哭流泣,黎源的沉靜自然引起族裡老人的不滿。
第二天小斂,就是將死者入棺,黎源買的是最好的油杉壽材,油杉最好,柏木次之,土杉又次之。
後人穿喪服,所謂披麻戴孝,黎源的嫂子阮香,一身素縞,用麻扎頭,用竹木為簪,以示悲傷,而青晴則沒有,只戴了白紗花,黎源沒有那樣安排,應該說她很美,細腰豐乳,肉皮白淨,很是秀麗,伏在棺上哭得極為傷心,淚人一般,她還有一個五個多月大的孩子,由丫環抱著,有意無意中她的目光總是與青晴相碰,如果不是黎耀,她跟黎源倒真的是一對兒。
她雖然美得不出眾,但是有一股溫柔風韻,這是果果沒有的。她畢竟是少婦。
第三日大斂,大斂就是往棺上釘釘,然後擇期出殯,先將靈停放在宗廟裡,然後按擇選日期遷靈到墓地下葬。按理兒子應該守喪三年,特別是黎源,因為他有官職。
但是若要真守喪三年,恐怕楊么也要吃不消。所以過了頭七,黎源就必須回去了。傳送完黎母,黎源始得睡個好覺。
也是回家第一次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