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咱們一個也沒逮著。”
眾人聽了這個訊息,個個不爽,這樣一來,官兵就知道他們來了,已經無法起到偷襲的效果,像這種山頂上突然出現一個隱蔽的烽火臺,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連繞開都不可能。
(注:在四川那如亂麻的崇山峻嶺之中,現在還保留著許多明清留下來的崗哨或者山營,旅遊時,在某個荒山上會突然看到一小段城牆,或者一個石寨。像這樣孤山之中的烽火臺更是不少見,有興趣的朋友到四川一遊便知。筆者就曾在一個山寨裡的石桌上和朋友們鬥地主,咳咳!)
見眾將不樂,朱元璋笑道:“有什麼好鬱悶的?自古以來,偷襲就只是書上寫的玩意兒,實戰之中極少發生,你們真以為那些書上的名將在千里之外掐指一算,就能成功地摸到敵人大本營邊了?我們就算堂堂正正的打,難道就拿不下區區廣元麼?”)
四五七、適合四川的農作物
發現烽火臺之後,朱元璋便不再輕率地前進了,他讓前軍與中軍之間的距離拉開,以保證敵人伏擊的時候只能伏擊到前軍,不能動搖到中軍。自古以來,前軍就有這個作用,說好聽點叫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說難聽點就是火力偵察,要是中伏擊的話,前軍被伏,中軍也來得及反應。
當然,巨大的風險也意味著巨大的收益,前軍由於最先接敵,所以立功的機會也比中軍和後軍大,古時軍隊攻破城市往往可以劫掠一番,因此前軍也更容易發財。
王二和映山紅自告奮勇率領前軍,朱元璋應允,王二便率了五千人,遠遠地向前飆去。朱元璋和另外的頭領則領著主力,緩緩隨後而行。並且安排好後軍,保證從漢中府運糧過來的糧道通暢,他們要在四川久戰,就必須保證後續的糧食供應,因為他們不是流寇,不能以戰養戰,因此一旦要出陝作戰,後勤補給就極為重要。
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