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巴州來,沒想到這邊還沒組織好,那邊後院又開了花。
可憐巴巴的楊嗣昌,趕緊回軍向著襄陽和洛陽撲去。
話說他為什麼擺著朱八這個按兵不動,明顯的目標不打,非要去打到處流竄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呢?這就是當初朱元璋選擇根據地選在陝西的好處了,陝西一來易守難攻,二來是位置處在西邊境上,距離京師極遠。說得難聽點,就算陝西被異族給佔去了,對明朝廷的威脅也比較小。
但是在中原流竄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就不同了,洛陽和襄陽兩個城池都是重要之極的核心城市,朝廷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這兩個城市落在賊人手裡的。
從戰略和天下的形勢上看,楊嗣昌都必須先奪回洛陽和襄陽,打散了李自成和張獻忠,才能騰出來手來對付西邊的朱元璋,否則整個大明朝都要被李自成和張獻忠南北呼應的一條線給斬斷開來。
眾人正在對這件事議論紛紛,突然又見一個探子竄了進來,看他臉色驚慌,顯然比李自成和張獻忠攻破襄陽和洛陽的事還要重大,這探子到了眾頭領面前,噗通一聲就滾撲在地,急叫道:“大事不好了,滿清韃子再度扣關!”
“什麼?”眾人臉色大變。
那探子急報道:“九月二十二日(崇禎十一年),清軍分兩路,進至牆子嶺、青山口,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敗而死,中官鄭希詔逃走。清軍遂長驅直入,兵屯於牛欄山。時明宣、大總督盧象升丁憂,候代未行。帝乃詔督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諸軍入衛。”
“二十四日,京師戒嚴。十月初四日,皇帝召見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