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副總兵,就算再聰明,再有腦子,也頂不上背後制定決策們的人發出一條愚蠢的命令。他不由得抬起了受驚的雙眼,警惕地對著曹文詔道:“你……你究竟打算做什麼?”
曹文詔笑道:“說給你聽也不怕!我並沒有打算去兩面夾擊劍門關,因為我沒那麼傻……那座雄關就算遭到兩面夾擊,但靠著地勢,依然可以將我軍拖在那裡一年半載……所以,我打算直接進攻綿陽。”
馬祥麟哼了一聲道:“以你現在手上的糧草儲備,攻下綿陽之後,再也沒有力氣繼續向成都前進,劍門關又還在官兵手上,結果就是你這隻八千人的隊伍變成一隻孤軍,徹底斷糧……只好灰溜溜地從陰平古道再縮回去……哦,不對,你再走個回頭路,糧食也支撐不住了。因為要繞道陰平回廣元,是需要多繞上百里崎嶇山路的,到時我看你怎麼辦。”
曹文詔搖了搖頭道:“馬祥麟啊,你就是隻會揮刀子,不會動腦子……若是你母親秦良玉在此,肯定要老大耳括子給你扇過來,讓你再仔細想清楚些。戰場可不僅僅是刀刀槍槍,還要顧虛到方方面面……比如……你得想想,在成都裡面玩筆桿子的那些人,他們腦子裡在想什麼?”
馬祥麟的眼中閃過一抹迷茫:“成都玩筆桿子的人又怎麼了?”
曹文詔笑道:“我攻下綿陽之後就會斷糧,可是除了你和我之外,還有誰知道我要斷糧了?到時候,在成都坐鎮的蜀王、四川巡撫等人,聽到綿陽被我軍攻陷的訊息,你猜他們會怎麼做?”
馬祥麟的臉上閃過一抹驚容:“不好!這……這些混蛋肯定以為你馬上就要進軍成都。”
曹文詔笑道:“正是,你也不是很笨嘛,那麼你再來猜猜,他們感覺到我馬上就要進攻成都的時候,會做什麼呢?”
馬祥麟的臉上已不是驚容了,而是轉變為了怒容:“那些昏官,他們聽說賊軍經陰平古道繞過劍門關,攻下了綿陽,肯定就以為劍門關沒用了,不需要防守……會派人傳令給神弩將張令將軍,叫他棄關回援成都。不好了……這些白痴,真的會發這種命令的……”
四川,首府成都,巡撫衙門。
此時的四川巡撫名叫邵捷春,乃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於崇禎二年出為四川右參政,分守川南,撫定天全六番高、揚二氏。後遷為浙江按察使。崇禎十年,邵捷春被升遷為四川巡撫,坐鎮成都。
其實……他是一個清官!此人為官一任,從不乒良民,兩袖清風,不貪不墨,實在是明末難得一見的好人。當年他出任四川右參政時,治蜀有惠,後來他遷任浙江,離開四川時,士民哭送者載道,舟不得行,堵塞河道。崇禎十年他再次調回四川,川民們聽說是他回來了,無不歡欣鼓舞。
但是這位清官兒治政是一把好手,打仗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菜鳥。
不久之前,李自成和張獻忠入川搗亂,就是邵捷春巡撫大人帶兵去攔截的,結果嘛……結果就是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四川兜了一個大圈,渾然沒事,直到瑪瑙山之戰,才被朱元璋給逼了出去,和邵捷春大人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但如此,他的名字還被張獻忠編進了兒歌裡,說是“前有剎撫,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注:見四九零章)
總之,這位兄弟拼了命想要攔住張獻忠,十分積極,所以叫做“常來”,可惜他率領的軍隊軟綿綿的沒有戰鬥力,不像打仗倒像跳舞,所以叫做“團轉舞”。
此時,這位巡撫大人正皺著眉頭,苦苦地思索著關於對抗朱軍的事情。朱軍攻打劍門關的事,他早就已經得到了訊息,而他手下最厲害的大將“神弩將”張令,也被他安排到了劍門關裡,可惜守關有餘,驅賊不足,該當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一名探子飛也似地竄了進來,在他面前噗通一聲跪倒,急叫道:“大事不好,賊軍頭領大元帥,率八千賊眾,從青川縣繞過劍門關,奇襲綿陽,目前綿陽已落入賊軍之手,大元帥正在整軍,窺視成都……”
五一四、我先走還是你先走?
一名探子飛也似地竄了進來,在邵捷春面前噗通一聲跪倒,急叫道:“大事不好,賊軍頭領大元帥,率八千賊眾,從青川縣繞過劍門關,奇襲綿陽,目前綿陽已落入賊軍之手,大元帥正在整軍,窺視成都……”
邵捷春一聽這話,刷地一下就跳起來了半天高。就憑這一跳的速度,別人說他是文官保準沒人信,這敏捷程度,要是上演武場去考武狀元說不都有戲。邵捷春這都是給驚出來的,落下來的時候,後腦險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