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3 / 4)

小說:明末朱重八 作者:漂亮格子

“起來,軍中無師徒,有的只是大將,偏將,副將,軍令如山,不講任何師徒情面,這是我要給你上的第一課。”

“是!”許人傑刷地一下跳起來,大喜道:“我什麼時候開始跟著你學打仗?”

“哈?哪有這麼快!”朱元璋笑了:“要學做將,先學做兵,從今天起,我把你編入山寨的老一隊,做老一隊的第一百零一個士兵,明天早上來山頂的練兵場,跟著大家一起訓練。”

“是!沒問題!”許人傑居然老老實實地就答應了:“朱八哥,我已經給自己取了一個匪號了!”

“嗯?”

“我的匪號,就叫大元帥吧!”

朱元璋一聽這匪號,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這傢伙,能不能取個雅一點的名字?這個名字也真的太惡俗了。但是他仔細一想,這名字……唉,也算好了,總比流寇們取的那些什麼飛山虎、大紅狼要強了好多倍。

第二天早上,晨練的時分,許人傑居然早早就等在了練兵場上。朱元璋說的要做將,先做兵,這是有一本兵書上也說過的,所以他沒有一絲一毫的牴觸情緒,滿心歡喜地等著取經呢。

結果接下來的好幾天時間,他都跟著老一隊在軍樂隊的指揮下,前進,後退,左轉,右轉……轉得他腦袋不停的犯暈……轉來轉去,他的身體慢慢體會到了……原來,軍樂隊真的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呢……他的身體只用了短短几天時間,就學會了跟著樂器的指揮自已行動,一個音符響起,他的腦子還沒轉,身體就先轉了!

許人傑為自己第一件學到的東西欣喜不已:“以後,我的鄉勇軍也要配一個軍樂隊,請白水最好的樂師來奏樂,哈哈哈哈!”

一六八、苗美來訪

此時已是深秋,山寨裡的莊稼已經收割完畢,農閒時分,士兵們訓練完了之後,就坐在山坡上看著夕陽,吹吹牛,聊聊天,山寨裡的生活非常簡單,不像山外有那麼花花的世界,所以士兵和鄉親們閒下來的時候便只能湊在一起,這倒是間接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許人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的小山洞裡,兩個家丁趕緊給他揉腿,捶背:“老爺,您在這裡當兵,多辛苦啊,何苦糟這罪?還是回白水去坐鎮著家裡的生意吧,那些生意交給二老爺管肯定不如您自個人兒管得好。”

“啪!”許人傑一個巴掌就把那家丁扇飛出去老遠:“老爺這是糟罪麼?你懂個屁,老爺這是在享受……哎喲……肩……我的肩……”

罵了之後,他又嚷嚷道:“把我的文房四寶拿過來……”原來許人傑每天回到山洞裡,都要把今天學到的東西記在紙上,他的山洞角落裡,已經堆了一大疊紙,每天都有些心得體會寫在上面,包括了朱八是怎麼練兵,怎麼指揮,怎麼給士兵們安排位置……這些東西都是兵書上學不到的。

越是跟著朱八學,他的心裡越是深感敬佩,要知道他現在跟著學習的人,是曾經橫掃天下的朱元璋,以朱元璋的能力,隨便說幾句關於行軍打仗的見解,也比那些兵書上的條條框框要實際得多,結合當前的狀況來理解,更是讓許人傑體會深刻。

他現在就有一種身在寶山之中,四面八方都是寶物,想把它們全部搬走,但自己卻力有不及的那種感覺,只恨自己的腦子裝不下。

而且就在這幾天,朱元璋正在訓練一隻“工兵部隊”,許人傑正興奮地跟著學習造投石機、雲梯、井闌、衝車、弩車一類的攻城器具呢。

有些看官以為,中國古代沒有工兵,工兵是近現代才有的,這種看法是很錯誤的,咱們中國自西周時起,就已經有了工兵,只不過名字叫做“掌固”、“司險”,當時主要是負責築城、挖掘溝池等工作,全部和防守有關,所以叫做“掌固”。到春秋戰國時期,軍隊裡也配備了專門的官員,帶著一群工兵,出征時負責沿途架橋、築城、設障……到了元朝,甚至專門出現了“匠軍”,也就是拿工匠編成一隻軍隊來用。

朱元璋近幾日正在整編的,就沿用了元朝的習慣,叫做“匠軍”,他把山寨裡閒得沒事做的木匠聚集起來,教授他們製作投石機、井闌、衝車等攻城器械。

其實在大明朝,投石機、井闌和衝車這三種攻城器具,已經基本上很少在戰場上出現了,因為大明朝已經有了火炮這種先進的玩意兒,而且火炮的種類很多,有什麼弗郎機炮、紅衣大炮等等,這時代還玩投石機、衝車、井闌,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但是……山寨裡沒有條件用上那些先進的兵器,因為鐵和火藥都是難得之物,只有木頭取之不盡,也就只能暫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