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1 / 4)

小說:神洲狂瀾 作者:閒來一看

的小傭兵團,司馬輝帶來的八百部曲,和平軍的軍力一下子便增長到了三千,翻了一倍有餘。

但李均一直追隨陸翔,深信陸翔的精兵戰略,認為戰場中雙方投入的兵力可以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之巨,但起最後決定作用的,還是一支規模不大的精銳部隊,李均目的,就是讓和平軍成為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精銳之師。

人數的增長,並不意味著戰鬥力的提高,這一點李均是有深刻認識的。這三千人是經過他初步刪選的結果,被淘汰的他也沒有放棄,將他們編作和平軍下屬的一支輔助部隊,約也有四千人之眾,並且,給這支輔助部隊也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虎翼營。李均想透過給和平軍在內部找一個競爭對手的方式,來防止和平軍出現驕奢自負的風氣。

對於和平軍,李均將他的十二人一小隊的基層編制進行了進一步發展,針對近來幾次戰鬥中顯示出的問題,他將不同種族的人分散來進行編隊,作戰時以小隊為單位,根據主帥的旗號,或聚或散,分合變化,靈活多樣。

每一個小隊進攻時都布成一個奇特的梭狀陣形,一般有一個羌人執盾作為先導,負責突破敵人,他後面是兩個力氣較大的常人,一手執刀一手執盾,護住小隊的兩側並注意為羌人進行防衛,再後面又是兩個常人手執狼牙棒,左右掃擊對手,再後,是兩名執刀弓的夷人弓箭手,既可以對敵方進行遠端射擊,又可以在近戰中用刀輔助戰友,其後是兩名執矛的戰士,對受到前方攻擊後而手忙腳亂的敵軍進行致命一擊,或是刺殺膽敢靠近弓箭手的敵人,其後一人雙手執斧,用於砍殺對手,最後,則又是兩名執刀盾的戰士作為後衛。

由於羌人的人數較少,有些小隊不得不用常人代替羌人的位置,但經過訓練之後,這樣的小隊在戰鬥中極為靈活,既能進行大規模包圍突擊,又可以在被敵軍分割的情況下各自為戰。對於自己創造的這個四不象陣形,李均極為滿意,認為只缺在實戰中進行檢驗了。後來在實戰中,這一陣被敵人稱為赤龍陣法,一半是因為每一小隊都矯若驚龍,另一半則是因為創制這一陣法的李均有龍首魔王的稱號。

最讓李均感到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化名宋雲的藍橋的加入,這個人雖然粗獷豪爽,質樸無華,但一身格鬥技巧卻出人意料的強。因此幾乎是以飛躍的速度,藍橋便從普通計程車兵升職為統管全軍格鬥訓練的教頭。

而藍橋也將深山裡老人訓練他時的那一套全部發揮出來,對於自己曾經經受過的“折磨”,有這麼多人同他一起嘗試,他覺得非常痛快。諸如每天起床之後先扛著沙袋奔行三十里再加來吃飯,晚上睡覺前先得做完兩百個俯臥撐這類體能訓練他更是樂此不疲。士兵們一開始也都是勞騷滿腹,特別是這些當了多年兵痞的傭兵,對於正規訓練本來就缺乏興趣,但一則李均軍紀極嚴,二則每次訓練時所有武職軍官們都親自示範,連李均都跑不過藍橋,眾人對他的體能不得不佩服。

從無敵軍時代便過來的和平軍士兵則對藍橋的訓練並不陌生,當初無敵軍之所以縱橫蘇嵐兩國不曾敗過,原因也就是平時訓練要求極為嚴格,特別是對士兵的負重跑,想起當初陸翔曾專門要求士兵上戰場之前先學會如何逃跑,眾將士不由得發出會心的微笑起來。

在編制軍隊的同時,李均又請司馬輝主持招募流民的事務。司馬輝是餘州世家,在餘州的聲望還是很高的,對此自然很順手,僅一個月時間,便有多達八千戶的居民遷入狂瀾城。這也不得不算上姜堂與俞升的功勞,在這一月中,俞升作為和平軍使者,先後前往童家的銀虎城、華家的雷鳴城,經過一番口舌,勸說他們承認了華宣對狂瀾城的統治,事實上,在童昌敗走時留給李均的信中便提到,願意以通海城為代價,換取和平軍與童家在戰略上的同盟,共同對負雷鳴城的華宮。自然,這種承認只是暫時的,但這樣使得狂瀾城短時間內不會有戰火之憂,百姓便樂於遷入,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各地的商品,就可以順利地經過華家與童家的領地,來到狂瀾城,經通海港轉運到各地。而姜堂與眾商人聯辦的和平商號,在一月之內便於餘州所有主要城市開設了分號,商貿在極短的時間內繁榮了起來。

大量的流民湧入,也帶來了就業求食的問題。狂瀾城位置偏於海隅,土壤雖適於農耕,但由於李均將新城的目標定在一座巨城上,所以留給農民耕種的地方並不多,除去夷人長於捕魚解決了部分糧食外,絕大多數糧食都得轉運。好在海運暢通,夷人的船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也不知姜堂是何時傳出的訊息,一批批夷人海船先後來訪,運來了大量糧食,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