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整個清朝開始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於是,這就造成了鑄幣用的銅料供不應求,除國產的“滇銅”外,還需從東鄰日本長崎補充,被商人們稱之為“滇洋並辦”。
起初,採買回銅由沿海一些民商承辦,後來,“八大皇商”之一的范家家主範三拔見這樁買賣有厚利可圖,於是聯絡各家皇商,奏請包辦,並提出願意減價交售清廷的競爭條件。康熙見此舉可為清廷節省一大筆開支,終於於幾年前,準其所請,將“蕪湖、滸墅、湖口、淮安、北新、揚州六關應辦寶泉、寶源二局額銅改交內務府商人承辦”。
而這樣過了兩年,範三拔由於因羸弱多病,體力不濟,便早早地將家業交給了年僅二十幾歲的三子範毓賓!
不過,範三拔沒有想到的是,以亢嗣鼎為首的晉商們也已經看上了到日本販銅這塊肥肉!只是,由於范家出手早,兩年的時間裡,對於販賣日本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制,很難從中搶奪。所以,亢嗣鼎一夥人就只能眼看著範毓賓繼承父業後,由於熟諳銅務,每次如約出色完成任務,越來越受清廷賞識,又進一步得到了清廷的授權,把荊州、鳳陽、太平橋、龍江、西新、南新、贛關等各關需要從日採購銅料的買賣全部承包了下來。而且,他們還聽聞,範毓賓雄心勃勃,已經開始暗中籌劃更大規模的獨立的對日交易。
本來,他們以為自己只能眼紅的看著這個不受他們待見的范家子孫越過越好,卻沒想到,莫睛突然來了。
從曹三喜的口中,亢嗣鼎等人得知,莫睛跟奉天府尹、新任理藩院尚書費迪南關係極深。於中,他們的心動了。
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