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後,王荷荷過了幾個月安穩的日子。
眼看著三個月胎也穩了,周遭卻起了動亂。也不知道從何處來了一波流民,湧入了九原。
這亂世之中,沒了家田的人實在太多,都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打砸搶燒實在太過尋常,官府也實在管不過來。流民搶個小民小戶,也不過吃幾頓飽飯,不顧搶官家的家眷來得實在。
一開始王荷荷想著家裡的餘糧還夠,想施個粥飯,但第一次施粥就被流民給瘋搶砸了攤子,還被捉了家裡的幾隻貓烤了吃,從這以後王荷荷就緊閉大門,不再同情他們了。
太守府自然也留了不少守軍,但到底禁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折騰。
眼看著流民越來越多,王荷荷叫來曜兒,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存糧,還是決定要搬家。
搬到何處去,王荷荷著實糾結了一番。
這幾年他們安置了許多處家業,南下北上,東行西進,她都有地方落腳。家中的男兒們也都習武,紅日樓的兄弟們也有幾個心甘情願來替她看家護院,不但心被亂民惡賊給欺負了去。
“去靈武吧。”
肅帝剛在那登基,也是朔方軍的後方,多少也算是和郭子儀近些,照應起來方便。
可搬家也是個麻煩事。王荷荷在九原住了近二十年,家眷多多少少算起來也近百人。再加上一隻年老的駱駝猴子,好幾窩的黑貓……不驚動流民山匪悄悄搬家,一次全都搬走,看起來是不太可能。
一口氣搬不了,只能分批搬。
王荷荷分了兩批,孩子們一批,她和幾個姐們們一批。
姐妹們都讓她和孩子們先走。但王荷荷點了點手上的兵,還是決定和姨娘們同行。
男孩們都會武,帶著妹妹們,還跟著幾個紅日樓的好手,自是不必她個孕婦擔心什麼。倒是幾個姨娘們每個人還都帶著不少值錢的家當,都是養老的體己錢。剛剛投資安祿山一大批金子恨不得抽自己的王荷荷,實在不忍看姐妹們被搶,堅定地拒絕了孩子們,打算和姨娘的家當共進退。
連夜送走孩子們,眼看著也沒引起什麼騷亂,王荷荷和李姨娘商議,她們事不宜遲,趁著第二夜離開。
第二天就要離開了,王荷荷還真有點捨不得。
這家裡一草一木,一貓一魚,她都捨不得。明兒他們一走,太守府沒有守軍,十有八九會被闖空門,到時候大肥鯉就成了烤魚……
她朝魚塘裡灑了一把魚食,心酸地想:吃飽飽的,要死也不能當條餓死魚兒啊!
背後一暖,肩上多了件披風,王荷荷轉頭對李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