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皇帝接二連三的向自己鞠躬。像是自己已經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救世主一樣,怎麼能不讓他們肝腦塗地的為朝廷、為國家效死命呢。
關緒清在第二次直起腰後,又深深地彎了下去:“這最後一躬還是為你們……這一刻我不是什麼皇帝,而是和你們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大清子民。現在國家已經改革了科舉和官制,建立了新式的軍隊,地方的普及教育也逐年擴大,國家還在鼓勵發展工商業,到處是用武之地。我希望你們在學成之後,能夠回來報效國家,讓我們的國家能夠趕超英法美德,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古老的話語從這些風華正茂的學子口中喊出,讓人感覺多了幾分真誠,幾分激昂。
有的已經哭成了淚人,在異地他鄉遭人冷眼慣了。何時得到過這等待遇,更何況是自己國家最尊貴的皇上。他們中所有的人都已經下定決心學成後定回國效力,輔佐皇上把大清重新打造成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不會讓前輩們的鮮血白流。
就這樣,紅著眼睛的學子們始終圍著關緒清不願散去,他們親切地交談著,從關緒清的口中,他們不斷獲得祖國的訊息,獲得國家未來的希望,許多人激動得恨不能肋插雙翅,飛回祖國,加入到祖國發展建設的浪潮中去。
在關緒清被德國前來迎接的使臣迎走之後,學子們依然久久不願散去。他們的交談一直從清晨持續到下午,然後到天黑,直到華燈初上,學生們才紛紛散去。可以說,第一次接觸的關緒清,徹底抓住了他們的心,因為只有同樣深受幾千年中華文化薰陶,深深明白這個民族的心理,準確把握這個時代脈搏的他,才知道這些學子想要的是什麼。
關緒清此行的一站就是帶領訪問團參觀威廉皇家海軍造船廠。日本從法國訂造的四艘前無畏艦帶給了關緒清巨大的壓力。這四艘排水量超過萬噸的一等戰列艦,雖然由於建造時間早,在裝甲的工藝上有所欠缺,算不上十分成熟的前無畏艦,但由於法國的艦船設計師一直具有超前意識,所以這四艘戰列艦已經具有前無畏艦高幹舷,舯部向外隆起的特徵,而且日本海軍部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對這四艘大型戰列艦進行改進,正如後世歷史中,他們在二戰中對美國的戰略,他們認為憑藉日本的國力,想在艦船噸位量上超過中國是件難以完成的事情。因而日本海軍想透過質量優勢來抵消對手的數量優勢,所以他們一直致力於在四艘戰列艦上應用新的技術和新式武器。這也是為什麼。1883年開始建造地“九州”號直到今年才完工,另外三艘的建造還要陸續進行到明後年。可以說,這四艘日本前無畏角世界造船史上建造週期最長地軍艦。
德國的造船技術一貫採取厚實的風格,這倒與後世的德國造車業有點類似。但顯然這一風格不適合這個時代的海戰。再厚實的護衛鋼板也會被炮彈打穿,可是航速上的劣勢是無法彌補的。所以關緒清根本沒有認真的參觀,只是象徵性的看了看。
無意間,關緒清發現了德國設計並已經在製造的一艘名叫勃蘭登堡的戰列艦。
他的主裝甲帶厚度達400毫米,但只覆蓋了舷側水線附近的狹窄區域,大面積的船舷和上層建築實際上沒有足夠的裝甲防護。而且由於艦型上仿照法國戰列艦,“勃蘭登堡”級的上層建築高達,艦橋十分寬闊,這些都使其很容易遭到敵炮火的殺傷。除此之外。“勃蘭登堡”級戰列戒備地炮塔比較特別,它保留了炮塔地基本樣式,具備固定的300毫米炮塔基座裝甲圍壁,其上裝有一個“炮罩”,這個“炮罩”厚度只有50毫米,正面防盾也只有120毫米,這樣地設計在後來被證明有一個可怕的結果——大口徑炮彈穿透裝甲後。碎片就會在炮塔內四處飛散和反彈。瞬間殺傷大量艦員,造成戰鬥力地喪失。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設計。是出自對德國海軍作戰環境的考慮,北海長年風高浪急。海況條件惡劣,波羅的海海域狹窄,迴旋餘地不大。這使得雙方艦隊在交戰時,往往會在相對較近的距離,這個時候,炮彈在空中的弧線會相對較平,大角度落在上層建築和甲板上的機會相對較低,炮彈一般會命中船舷和炮圍,這些地方都是“勃蘭登堡”級裝甲防禦最厚的地方。
它其摒棄了“薩克森”級鐵甲艦的低幹舷,而採用了長艏樓結構,幹舷很高,高速航行時階上浪現象有很好的改善,能夠在相對惡劣的海況條件下,為火炮提供穩定的射擊平臺。
另外,該焦用的是8門88毫米速射炮作為反魚雷艇武器,與英國戰列艦普遍使用的3磅炮(47毫米口徑)和6磅炮(57毫米口徑)相比,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