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計程車兵說道。
第二編隊緩緩的在東海海面上擺開了*練許久的陣形,等待著日本艦隊的到來。
日本艦隊總指揮東鄉平八郎在“吉野”號的甲板上,同樣發覺了大清艦隊。
“發旗語,告訴後面的艦隊。前方出現大清艦隊,準備戰鬥。”
嚴復擺出的是遊擊陣形,即“長勝”、“不敗”、“勝利”、“凱旋”四艘鐵甲艦局中,“乘風”、“破浪”、負責左路,“崛起”負責右路,“經遠”、“來遠”、“致遠”、“靖遠”、“平遠”五艘炮艦殿後,“廣甲”、“廣已”、“廣丙”、“廣丁”分別緊隨著左右兩路的巡洋艦,尋找機會。
日本艦隊本來是前去增援,由“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艘快船衝在了最前面,而“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西京丸”、“赤城”則拖在了後面,遇到清軍艦隊後倉促變陣。
一方面“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分成左右兩邊,露出了中間巨大的空檔避開清軍的主力鐵甲艦,向清軍的左右兩邊迂迴,讓後面的“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西京丸”、“赤城”幾艘高噸位的鐵甲艦跟上來,四艘日本快船則企圖利用其速度快的特點迂迴到大清艦隊後方,對其炮艦下手。
嚴復早已經預計到日軍的這種戰術,左右兩路分別由魚雷艦不斷的向日本巡洋艦發射著海底魚雷。讓其無法直線行駛,在左右躲避影響其速度時讓“乘風”、“破浪”、“崛起”對其進行打擊。
這種戰法是嚴復在江南水師學堂的《船陣圖說》中學習到的,《船陣圖說》中開篇第一句便是:“是書所列陣法,凡一陣之中,船數、隊數之多寡,皆可以意減增,原非一成而不變之局”其意思就是:圖說中組成戰術分隊的軍艦數量,以及構成陣型的分隊數量都不是硬性的規定,一個戰術分隊可以由2也可以由4艦組成。可以在遵照分隊作戰法則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的情況加以變通,靈活運用。
如今嚴復把這種陣法擴大到三個分隊,左路有兩搜巡洋艦兩艘魚雷艦,右路有一艘巡洋艦兩艘魚雷艦,中間有四艘鐵甲艦五艘炮艦組成,很顯然嚴復希望左右兩路只要能抵擋住日本馴養艦的迂迴包抄由中路主力艦隊上前消滅掉日軍的六艘主力鐵甲艦,就基本勝券在握了。
可是嚴復還是還是低估了日本“吉野”等巡洋艦的實力了,那最高能達到26節航速的軍艦可以輕易的閃過二顆以上同時發射的魚雷。
首先遭遇的是左路的“長勝”、“不敗”和日本艦隊的“吉野”、“高千穗”。在雙方進入射程之後,東海海平面就變成了一片銀白色和桔黃色閃光的全景,繼之以一陣冰雹般的巨大爆炸炮彈向大清水師砸來。“吉野”、“高千穗”整齊劃一的火炮襲擊向“乘風”、“破浪”展示了什麼是亞洲一流巡洋艦的實力。
“吉野”作為北海道艦隊的旗艦,艦長東鄉平八郎也是這支艦隊的總指揮。他拼命的揮舞著手中的軍刀,朝著大清的兩艘5700噸的巨型巡洋艦大喊:“左滿舵,用側弦攻擊。”
“吉野”號的側弦上裝備了4門150mm的速射炮,據英國海軍專家分析,日本改裝的英式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先後裝炮的六倍,雖然大清艦隊也統一改裝了原先的後裝炮,但是發射速度只提高了兩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大清艦隊的三倍。
炮彈接連的在大清艦隊周圍爆炸,造成多處出現50多米高的水柱。“廣丁”號魚雷艦更是在一炮未發的情況下被直接擊沉。
“長勝”號的管帶李和多次試圖靠近“吉野”給與致命的打擊,可是“長勝”的19節航速在“吉野”22。5節航速面前像個孩子在追一個成年人一樣吃力。
而“吉野”號還時不時的對追趕他的“乘風”打上兩下,最終還是露出了其真正的目的——消滅清軍主力艦身後的炮艦。
雖然炮艦的近距離威力巨大,但是日本軍艦根本不會給炮艦近身的機會。透過遠端的速射炮不斷的打擊著清軍的炮艦。
“吉野”號就像一癩皮狗,追不上他卻時常被他咬上一口。雖然這五艘馬尾船廠出廠的鐵甲炮艦具有87mm厚的鋼板,但是也禁不起多次攻擊啊。
“平遠”號在連續遭到“吉野”的炮轟之後,首先燃起了大火。在嚴復的命令下退出戰鬥,退往旅順軍港緊急修理。
“不用管小日本的巡洋艦,所有炮艦跟我全速前進。消滅前方的日本主力艦隊!”嚴復大聲的對著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