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復元二十九年已是極具規模,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紅牆金瓦,在新升太陽的照耀下,美侖美奐,彷彿一條盤踞在這裡的五爪巨龍,威嚴卻引你有想征服的欲/望。
長樂高傲地揚起下頜,拉起她優美如天鵝般柔軟的頸,迎著照向她的燦爛陽光,正聽得劉公公叫她一聲‘公主’,忽記起,太/祖定的那條霸道的規定:皇室大統,若無皇子繼承,公主亦可。
那時的太/祖剛剛登基,正修定律法,寫此一條,實在是怕他辛苦得來的皇位,旁落他人吧。
也可算得,太/祖與他那幾位曾並肩作戰的兄弟之間的嫌惡之深可見一斑。
同貧賤可、共富貴難,是千年不變的定律,哪朝都適應的。
是以想著便是不能給自己兒子也得給自己女兒,怎麼也不能過繼旁家的子侄是了。
大印幾代以來,一直子嗣豐盛,這條規矩怕是已被埋在厚厚的時光裡,被封印到《大印律》最不起眼的地方了。
走在兩牆中那條筆直的路上,長樂被太陽晃金瓦的光,刺激得眯住一雙美眸,與忽記起那條規矩一起忽起的還有一個極可怕的念頭,更像神來一筆。
——其實,若不能確定她舅舅以後的繼承人,她何不來爭一爭,把命運放在別人手裡,總不如放在自己手裡穩妥些。
作者有話要說: 好睏好睏,挺不住了,一定要去睡了,哎哎,沒有雙休的人最可憐,所以也不盼著週末了,週六什麼的都是浮雲,噢,今天好像週四,汗……
都來支援啊,都來支援!
☆、第33章 皇后
大印皇宮也稱正陽宮,整體如長方形,背靠昂山,前有護城河水,繞城而流,內分東西兩側,左右各數座宮殿。
皇后所居的棲鳳宮,在大印帝江昭乾所居的御極殿之後不遠的位置,也算得正陽宮內最中心的位置。
現居棲鳳宮的皇后姓莊,乃是莊國公的嫡次女,但她並不是大印贏帝江昭乾的元后,而是繼後,從貴妃位升上去扶正的。
江昭乾的元后姓呂,在復元二年秋時,因難產而薨,年僅二十歲,竭力所生的皇子也未保下來,第二天隨著其母而去。
那是江昭乾的第一個兒子,還是嫡子,妻子又是與他在潛邸時同患難的少小夫妻,感情自是不一般的。
喪妻喪子,江昭乾深受打擊,又加初登皇位不穩、內憂外患,壓力極大,好一段時間緩不過來,要不是蕭華長公主左右周旋幫他力撐,怕是連皇位都不穩當了。
如今坐在皇后位的莊皇后,能當上皇后,多少還有蕭華長公主一力扶持的原因,當時,江昭乾的後宮妃位並不滿,只有貴妃,淑妃。
貴妃就是如今的莊皇后,淑妃姓林,出身林濟侯府,說起來這位林淑妃還與蕭華長公主與江昭乾有一點血緣關係,論系稱得上是表親——林淑妃的母親與世宗元后孝賢皇后,也就是蕭華長公主與江昭乾的親孃是親姐妹關係。
按理蕭華長公主應是幫著她這位林表妹的,那時林濟侯夫人還健在,也就是他們的親姨母,還曾進宮找過蕭華長公主,但蕭華長公主卻出人意料地支援了莊貴妃。
這一點兒外人不得原因,但有人說是莊國公家投其所好,送了蕭華長公主一車男寵,才得以皇后位的。
長樂後來曾問過她娘,她娘笑得前仰後合,好一會兒才端正態度,目光清明地說:“本宮首先是大印國的蕭華長公主,其後才是與林家有親的外甥女,那起子小人不用潑那髒水在本宮身上,本宮才不在意,本宮放話在這裡,就算再給本宮選擇一次,本宮還是會選莊貴妃,不為其他,經你外祖父晚年那場政變,朝堂震盪,局勢不穩,你舅舅初登大寶,還不能完全掌管朝政,那時莊國公位列右丞,為國之柱石,莊貴妃的哥哥年富力強,撐起戶部,清理多少爛帳壞帳,一年之間硬是為你舅舅籌了一百萬多兩銀子,而林濟侯府呢?一群子扶不上牆的爛泥,就等著坐享榮華,卻不知這江山守起多少辛苦。”
“論個人,林淑妃也不如莊貴妃,莊貴妃詩書傳家,端莊有謀,坐得後宮必能穩定後宮,不給你舅舅添麻煩,林淑妃嗎?她這輩子,最多也就適合個妃,還是看在姨母的面子。”
長樂實實是佩服她孃的,這二十幾年來,前朝後宮的發展,還就真按她娘說的走下來。
她舅舅的後宮在莊皇后的治理之下,除了子嗣不封,確實平穩少事,但只子嗣不豐,就已經很叫人頭疼了。莊皇后因此沒少遭人詬病,流言蜚語一直不少。
別看她娘蕭華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