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詔啟辦國立燕薊印書館,著令翰林編修劉縝督查此事。

聯想到太子太師陳夏陽對劉縝的青睞,在京師中央官場圈裡混跡的人們便都知道,這次劉縝外放離京,乃是有人特意為之的一番歷練,劉縝若辦好了,便是青雲直上。

只是北宮棣早在此前便得到了這新型紙張與印刷的成效,卻生生將此壓了四個月,又不知有何用意。

“陛下,劉大人在外候著。”左常低眉垂眼,對景心殿書桌前的人恭敬得通報道。

“宣。”北宮棣放下了手中的奏本,抬頭道。昨日早朝上聖旨一下,他便知道劉縝定會面聖一次,想到他籌措的文化教育事宜,正從印書這一事徐徐拉開序幕,不由心中滿是期待。

劉縝進入殿中,北宮棣待他行跪禮完畢,站起後,方才笑道:“子清,知曉陳夏陽和你元月中旬才從燕京回來,又要麻煩你跑一趟燕京了。”

劉縝恭恭敬敬得說道:“陳師他身體欠佳,不宜勞累。臣能夠得陛下重用,乃是榮幸之極的事情。何況這燕薊印書館的成立,臣既然前期躬身參與,自然不好半途而廢,應當負責到底。”

北宮棣打趣得說道:“看來朕去年九月派夏陽與你前往燕京,還是投你所好了。”

“子清謝陛下隆恩。”劉縝雖然剛及弱冠,但也是聽明白了北宮棣的言下之意。知道北宮棣允諾把此事徹底交付於他,既是喜悅,又頓感責任重大,當下喜不自禁得行禮道。

北宮棣不由笑罵道:“看來,夏陽還真是把你當成親傳弟子培養了啊,哈哈!”北宮棣說的是劉縝當下察言觀色的本事,端端有幾分陳夏陽的老謀深算的味道。

劉縝聞言大赧,訥訥得說不出話來,方才顯出他不過是個剛入官場兩年的青澀菜鳥。

北宮棣笑了笑,問道:“朕且問你,這印書館一事,你心中已有哪些章程?”

劉縝一下子正色,肅穆答道:“臣打算沿著堯河兩岸,逐步設立多家制版廠,數目定在八部,分別負責經史、子集、天文算術、農事律法、六藝、他國方誌、小說家言、奇窮。”

印書館引堯河之水入內,採用水力印刷,加上原有的金屬活字術,提高效率不是一星半點,一兩百冊的書籍不在話下。劉縝還決定,印刷不同種類的書籍,放在不同種類的製版廠中,便於管理。

按照名字可知,經史、子集二部大多是聖人之學、史學,天文算術則包含了曆法和天文,乃至數學。農學與法學放在一部,都是實用惠民之物。六藝則是琴棋書畫、射箭御馬之類精神層次的休閒所需。他國方誌,顧名思義是講述大陸上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以開闊眼界。小說家言,則是流行通俗文學。奇窮,也就是除卻上述門類之外的所有雜學。

北宮棣點了點頭,此事他與陳夏陽原本就有所商議。當下道:“設立順序如何?”

“先設立經史、子集、小說家言、農事律法四部。”劉縝回答道。

出於經費以及培養人手的考慮,八部不可能一蹴而就。經史子集的設立,一方面是為了符合朝廷中文臣的認知,使得此事獲得文臣的支援;一方面也是有些劉縝私心所欲,好讓他在文臣中獲得好的印象,為將來的官場做鋪墊。

而小說家言、農事律法,則有他因。“小說家言乃是為了給印書館定性,選取現下百姓流行的讀物,方便刊印後出售。農事律法,乃是有益於百姓之物,故而刊印。”劉縝為免北宮棣的疑惑,補充道。

北宮棣心想,劉縝倒是思慮全面,也不拘泥,知道印書館畢竟是要金錢來維持運轉,雖有國家補貼,若要獲得言語權,最好是能夠自力更生。這小說家言之物,在民間流行廣泛,正可成為牟利的最大來源。

“對了,文淵閣和天昌閣中的孤本遺冊,你可盡數搬去。”北宮棣忽然開口加了一句。

“ 陛下聖明!”劉縝激動萬分,文淵閣和天昌閣乃是皇家藏書之地,北宮棣竟然為他大開方便之門,一時間愛書如命的劉縝不由大為振奮,心中越發蓄力要辦好印書館一事。

“籌措資金的那部分,除了國庫撥出的一部分之外,你可選定了?”北宮棣不置可否得接受了他的讚美,轉而問到他最關心的問題。

“臣等與之商定後,選定了幽州喬家、黑州冷家,與冀州甄家。三家同意入股。且這三家皆是當地的商事魁首,有他們參與,行事應當會方便許多。”劉縝回答道。

燕京位於幽州境內,但也是和黑州、冀州毗鄰,北宮棣根基在燕地,與北方的關係較好,他們肯賣個面子,率先與朝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