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然是萬無一失,然而每次趙國人挑好了日子,都會被秦國的人否決。而且否決的話語同樣是有理有據的天象術語。一來二去,他們不僅沒有挑選好時間,反倒是讓本國那位據說最擅長勘測天象的大臣,對對方那位叫做徐福的臣子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們甚至覺得,如果不是徐福是秦國之人。他們這位往常總是深不可測的欽天監成員,幾乎都要跟著徐福學習一段時間。
這個方法行不通,他們只能從趙雁身上下手。他們在秦國求娶之前,甚至是不知道王宮之中有那麼一個王女。可見,這位王女有多麼不得趙王的寵幸。這也是他們一開始沒有選擇從王女身上下手的原因。
現在,他們的確沒有更好的選擇。索性,他們也不需要將一切都告訴一個女流之輩,只需要讓王女催促秦王一番,讓兩人儘快成親便可。至於王女這樣做,是不是與女子應有的矜持姿態不符,就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了。
他們連續幾日想要求見王女,不過選擇的時間明顯不對。總是能打聽到秦王就陪在她身旁,或是去賞花賞景,或是在習字作畫。這樣的結果真的是讓他們又喜又憂。喜的是秦王對王女那麼寵愛,如果王女肯出一份力,他們完成任務的可能性更大了一些。憂的是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與王女單獨相處,好好交代一番。
最終,他們只能在秦王上朝的時候,求見王女。雖然時候早一些,卻也是秦王最不可能出現在王女身邊的時候。有了這幾日的碰壁,他們甚至懷疑秦王連奏摺都在王女身邊批閱。
每次秦王離開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他們這些大臣自然全都是男子,這時候去見一個即將成婚的王女,也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