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說道:好險。
榮王妃在府尹的引領下緩緩前行;沿途擠滿了圍觀的百姓;出自揚州的秀女成了王妃;老百姓既稀奇也覺得榮耀;於是都想一睹這位準太子妃的尊榮;儘管太子一位還未正式宣佈;可官場乃至民間;已經是心口不宣了。
以前的李思凡;現在的準太子妃;看著沿途的盛況;想起曾經的窘迫以及如今的榮耀;感慨萬千;眼看著離家的路越來越近;可沿途的變化卻是令她不敢相信;這哪裡還是以前那條蜿蜒不平的坑窪小路;一條筆直的大道直通老屋。
老屋近在眼前;依然如舊;可旁邊卻是豎起了一棟高樓;雕廊畫棟;金碧輝煌;李思凡的媽媽和他那發了神經的弟弟早早地等在門口;也不知哪裡就冒出來一大堆貴婦小姐;擠在一起;圍在李思凡的媽媽李夫人的左右;唯恐千里迢迢回鄉省親的太子妃看不見這眾星捧月的一幕似的;李夫人換上了一身華麗的新衣;站在正中;旁邊的婦人們殷勤地奉承著;生怕落在別人的後面。
這些都是揚州城裡達官貴人們的夫人小姐;平常被人奉承著;今天都不要臉的來奉承起別人來;李夫人出身官宦人家;一舉一動;十分得體;自從女兒去參加選秀女;官府便開始多方照顧;後來女兒傳言被理親王認作了乾女兒;這從不上門的知府大人破天荒地親臨寒舍;又是送錢;又是送米;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並一再承諾要安置好李家的生計;而好事才剛剛開始;之後便是李思凡選上秀女;還成為王妃;這知府大人一天要來好幾次;許不完的承諾;說不完的好話;讓人覺得死了都幸福。
後來又傳來女兒奉旨回鄉省親的訊息;知府大人便開始發下告示;要在李家老屋原址的旁邊建造行宮;這老屋本來被李參將的兒子賣掉,是官府出錢又買了回來,而老屋還被保護起來以供人瞻仰。
告示一下;便開始動工建造,在知府大人的親自監督之下;一棟金碧輝煌的高樓拔地而起。
榮王妃在揚州官員們的簇擁之下;來到行宮;遠遠地就看見媽媽站在門前,被一群一群夫人小姐簇著;李思凡現在的身份不一樣了;母親要給女兒下跪行禮;沒有辦法;古代禮法就是這樣;
榮歸故里;免不了觸景生情;為了配合現場氣氛;那些夫人小姐們也努力擠點眼淚出來。
一旁的大男人們看著時候差不多了;便找出各種理由勸解一番;然後大家破淚為笑;一掃先前的苦楚;氣氛一下子歡悅了起來。
眾人一起往行宮裡去;大家簇擁著太子妃;說說笑笑;這時;遠遠地有人喊道:太子妃在嗎我們也來見見太子妃。
李思凡聽得耳熟;回頭看時;只見一群人正朝著這邊張望;那知府早就一個箭步的來到近前;指著這些人說道:什麼太子妃是榮王妃,胡說八道;走走走。
其中一位年歲稍長的老者說道:是小的們說錯了,大人有所不知;這榮王妃是我們的鄰居;我們是打小看著她長大的;我們這是來道喜來了。
旁邊站著的人也一起點頭說是。
知府一跺腳;衝維持現場計程車兵說道:都是些什麼人快點趕走。
這些人開始高聲喊叫;李思凡認出了這都是以前的左右鄰居;李夫人也在一旁說道:都是以前的鄰居;是來道喜的。
李思凡示意妹妹去告訴知府;讓他們進來;妹妹思塵便去了;不一時;那些人一起前來;手裡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拿著雞蛋的;有提著活雞的;有拿土特產的;形形□□;有些雞還在咕咕地叫;大家一起上前;有叫名字的;有叫太子妃的;有人憋了半天;啥也沒叫出來;大家用各種各樣的詞句道喜;李思凡看到以前的左鄰右舍一起來看自己;自然也是高興;於是說道:各位鄉親的心意我心領了;這些東西你們都拿回去吧。
那些人還要堅持;可看著似乎也什麼都不缺;便不再堅持了;李思凡邀請大家一起去行宮坐一坐;那些人只是搖手;表示心領了;其實是大家都覺得自己衣著儉樸;不適宜大場面。
李思凡也就不堅持了;就在大家要離去的時候;其中一個人猶猶豫豫地說道:榮王妃;你是我們揚州的榮耀;也是我們大家的榮耀;我們這裡也出了一個王妃;多麼榮耀的一件事情;只是你還不知道;為了迎接你回鄉;知府大人要建造行宮;可我們卻受苦了;我們的房子被強拆;沒有得到合理的賠償;以前的房子雖然破舊;但還是能夠擋風避雨;可如今的房價高得嚇人;好多人都沒有地方可住;你能幫幫我們嗎。
其餘的人也跟著附和;強拆強建;已經不是個別行為;而是普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