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然的手撕未遂,而這手撕未遂的後果很嚴重,劉德妃被打入冷宮,她手下包括郭槐一干人等自然是連坐了,郭槐在聖旨下來前就相當生無可戀的把自己給吊死了,嘴角還帶著解脫的笑容。
至此,劉德妃一系退出了舞臺。
喵喵殿下,呸,是壽春郡王在皇城中的地盤得到了進一步擴張,徹徹底底成為了皇城小霸主,人人得而敬畏之,當然也不止愚蠢的凡人,還有皇城甚至漸漸擴張到整個汴梁城的貓子貓孫們。說起來,當貓兒靜臥牆頭時,有誰會懷疑那是一隻線貓(與線人對應)呢,便是自家的貓來書房,在宣紙上踩出幾朵梅花,也只會認為貓兒頑皮,不會認為人家是隻有雄心壯志,來做間諜的貓吧。
可有人就要問了,難道宋朝的文武百官家都養貓嗎?答案還真是,不是做臣子的養,就是家裡的夫人養,誰讓官家家裡就有一古靈精怪,人見人愛的喵喵殿下呢。壽春郡王咱養不成,可養只貓“借物喻人”沒罪吧,殊不知這根本就是#引貓入室#啊!
不過,這是喜聞樂見的,對吧?
就在這貓族地位壓過狗族地位的形勢下,壽春郡王也跟著長成大孩子了,地位也是節節升高,從壽春郡王進中書令,過兩年又為升王,在八歲時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在朝野地位穩固。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趙恆駕崩,諡號為文明章聖元孝皇帝,廟號真宗,是為宋真宗。
太子殿下趙禎登基為新帝,年僅十三歲的新帝著明黃五爪飛龍緙絲龍袍,一雙明亮有神的貓眼將他襯得……更加稚嫩,更別提人家還有點嬰兒肥呢,這種情況下似乎沒那麼多威懾力,但跪在九層御階下的文武百官可不會這麼想:先帝身體也不是這一年就不好了,而是前幾年身體就不怎麼好了,那時候太子殿下很順理成章的再側處理朝廷日常政務,裁定軍國大事。
待到真宗駕崩前兩年,太子殿下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統治者,因為太子殿下年幼又面善(可愛)而輕視他的,家裡耗子都不光顧了。說句通俗的那就是誰不聽話,就這麼撓幾爪子,撓到你服氣,乖乖做朕的鏟屎官。咳,對太子殿下的非凡能耐,大臣們領略多了,不服不行,也就官家還被矇在鼓裡,認為自家太子還是個需要長輩庇護的乖孩子,這不,在駕崩前不放心他的乖寶,就指了他的弟弟,朝野中有“八賢王”美稱的涇王趙元儼來輔佐朝政。這裡面說起來還有點八賢王攝政的意思,到底太子殿下還年幼,還有好幾年才成年呢。
當時的諸位大臣面面相覷,心裡都在想官家您是不是病糊塗了?太子殿下是#人不老心老#啊,瞧瞧前陣子才被他小人家撓的撞柱子明志……未遂的御史大夫;看看原本鬥得你死我活的分別以寇凖、丁謂為首的兩派,鬥來鬥去就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鬥到#我們手牽手,我們一起死#了,驀然回首,大權都回到太子殿下手中了;聽聽被貶謫官員們的悔不當初的哀嚎聲等等。如果說這樣的太子殿下登基後,還需要人來輔佐或者攝政?官家,您其實不是疼愛您弟弟八賢王,其實是挖坑給八賢王跳的吧?難道皇家就沒有真兄弟情了?
諸位大臣絕對陰謀化了,趙恆是真不知道他家乖寶吊炸天了呀。
可憐真宗就這麼在臨駕崩前還被臣子們陰謀化一回,還沒能解除這誤會,唉。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看,太子殿下的演技越發出神入化了,明明是朵霸王花,他愣是在真宗面前演成了小奶貓——唔,這絕對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即便太子殿下真的是一隻剛化形也就十來年的狸貓。
其實吧,真的不止大臣們這麼暗搓搓陰謀了,德高望重的八賢王也忐忑了,他雖然不是那種貪戀權勢之人,可有時候人言可畏,所以思忖再三後,在太子殿下登基後,八賢王就進宮推辭這輔佐大任了。
八賢王進宮時,官家正在……曬太陽。
聽八賢王請辭,官家那雙本就又大又圓的貓眼瞪得更大了,莫名的還有種泫然欲泣的錯覺。平時在朝野,在民間都人氣很高的八賢王立馬就感受到宮人們投射過來的譴責目光。
八賢王:“……”
官家沒說話,有一下沒一下的撓了撓御花園裡開得正盛的花,花瓣簌簌掉了一地。御花園裡的花哪個不是花中極品,不過呢,等官家撓完一盤,立馬就有官人眼疾手快的送上另一盆,還一副“讓官家折花是你的榮幸”的神情,不是有詩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嗎?
八賢王:“……”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可週圍官人的神情太一致了,讓八賢王都覺得自己的‘官家這麼浪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