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的#三個男人一臺戲#。
顧青當初在看到劇本時,有一瞬間覺得悵然若失,他也說不清楚那是怎麼一回事,卻下意識的將其存放起來。如今對時隔一年後再演的一部電影,顧青表現的很重視。
相比於在《一級恐懼》劇組,總體和諧但還有個理查·基爾的氛圍,《洛城機密》劇組從頭到尾都很和諧一致,三個月的拍攝下來,顧青覺得獲益匪淺。
等顧青結束了拍攝回到家,就等來了洶洶而來的大導演,《泰坦尼克號》早兩個月結束了拍攝,已經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了,他見到顧青時愣了愣,“你又進行微調了?”
顧青現在還是電影裡的裝扮,偏向金棕色的頭髮三七分,梳理的整整齊齊的,露出了光潔的額頭和英氣的眉。沒有了在《一級恐懼》裡的青澀,多了幾分英朗,臉部線條稜角分明,再加上走起路來乾脆利落,很是英姿煥發。邊走邊說:“你可以把這當成我趨於成熟的外部體現。”
詹姆斯·卡梅隆:“?”
顧青從從容容的笑道:“我二次發育了,羨慕麼?”
詹姆斯·卡梅隆嗤笑:“我又不靠臉吃飯!”
顧青沒有反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現在有在靠臉吃飯,他隨意扯了扯領結,往沙發上一坐,望向詹姆斯·卡梅隆:“有事?”
詹姆斯·卡梅隆想起正事來,清了清嗓子說:“我聽說你最近接了一個劇本。”
顧青懶洋洋的說:“最近這個詞太寬泛了,你得說具體一點。”
詹姆斯·卡梅隆:“……好吧,我說的是《千鈞一髮》的劇本,你打算接了?你有好好看過劇本嗎?”
顧青笑得人畜無害:“用時三分鐘二十秒。”
詹姆斯·卡梅隆一口氣頓時哽在喉嚨,“你這小混蛋給我裝傻是吧!”
顧青偏頭靜靜的凝視著他,緩緩的開口:“我只是想看你為我著急的樣子。”話尾裡還帶著一絲沙啞的感覺,低沉而富有磁性,讓人覺得回味無窮。然後,得到了一個氣急敗壞的爆慄。
迴歸正題,《千鈞一髮》講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科技無比的發達,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再是充滿未知。當一個生命剛剛誕生(甚至在他/她剛剛可以被稱作生命之時),他/她的人生路徑就已經透過基因決定了。
由強化基因受精卵培育出的強化基因孩子,是“正常人”,而透過夫妻自然結合分娩出來的孩子,因為基因沒有經過最佳化,則被稱為“瑕疵人”,一出生就成了體制下的殘次品,被系統性歧視排斥和鄙視——不管“瑕疵人”本身有多優秀,但所謂的劣等基因就無視其他,判定了他們未來的“死刑”。
這是基因決定論的世界!
“這是一個很令人發省的劇本,故事對基因決定論的描述,對生物科技突飛猛進後未來世界的秩序和偏見的刻畫非常的深刻,並且有預見性。”顧青對劇本稱道不已。
詹姆斯·卡梅隆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這並不是他擔心的,“你知道為什麼這麼一個稱得上上乘的劇本,卻遲遲得不到注資拍攝嗎?”
“因為涉及到基因優劣,更嚴格來說是觸碰到變種人和普通人類的那根敏感的神經。這個劇本很容易讓人聯想進而進行影射,有著X基因並帶有超能力的變種人是劇本里站在社會頂層的“正常人”,而如今的普通人類相應的則是一出生就淪落到社會底層的“瑕疵人”。”顧青沒有帶多少感情色彩的說著,他說完這番話,眼神一瞬間變得有那麼點熱烈,看向詹姆斯·卡梅隆,“你知道嗎?”
詹姆斯·卡梅隆下意識的問:“什麼?”
“其實呢,基因工程自從1973年美國兩位生物學家,將DNA分解成段並重組後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並以1990年美國的人類基因組成計劃為標誌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現如今的生物科技不僅能轉基因,克隆,甚至再進一步創造新物種。早在1973年,首個轉基因生物就誕生了,是一個單體細菌,在前年,轉基因食品就被引入美國市場了。”
顧青用非常學術性的姿態講述著,聽得詹姆斯·卡梅隆雲裡霧裡的,他直覺顧青接下來的話不是什麼中聽的,還是問:“你到底想說什麼?”
“只是單純的想向你普及一下生物科學的知識而已。”顧青充滿真誠的說著,看詹姆斯·卡梅隆翻了個白眼,他聳聳肩繼續說,“我是說真的,我們距離劇本里描述的世界,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遠。所以,到時候引發的議論熱潮,都將基於這一點來展開。我也希望能透過這部影片,能讓變種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