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看著父親跟三叔也是兄友弟恭的,關係很是和睦,哪知道私底下都是自個的心思,既然秦夫人這麼說了,那麼史鼎肯定也是知道的,三房那邊大概也是一個想法,如今,也就只能這麼僵持下去了。
第 10 章
史家分家分得很是乾脆利落,才除了服,便找了家族的一干族老,開始分家,鋪子莊子什麼的直接抓鬮,看運氣,省得到時候再說什麼誰分到的好,誰分到的壞,只是因為大房如今只剩下一個史湘雲,三房覺得自己既然承襲了爵位,就應該多分一點,又爭執了一番,讓史鼎惱火不已,最終還是退讓了一些,三房得以多分了兩個莊子還有一個鋪子,並明確表示,這個是將來給史湘雲做嫁妝的。
雖說史鼐得了保齡侯的爵位,但是畢竟不是嫡長,因此,族長的位置落到了史鼎身上,族中的祭器自然歸史鼎,另外還有金陵的一些祖產,一部分是祭田,這些是不能動的,以前這方面的收益是用來維護祖墳宗祠,補貼金陵的族人,還有用作金陵那邊的族學的花用,這些名義上是由族長主持,只是自史侯離開金陵,常住長安之後,那些就是由金陵那邊的族老主持了。除了祭田之外,金陵那邊別的產業照舊對半分了,剩下的也就是庫房裡面的各類古玩珍寶,以及還有下人。
因為這個侯府至今依舊掛的是保齡侯府的牌子,因此,史鼎回頭還得另立門戶,花銷自然公中得出大頭,問題是,公中沒多少銀子,最終折騰了半天,史鼎也不想為這這事鬧得不可開交,不管怎麼樣,一筆寫不出兩個史字,就算心中有了芥蒂,人家說起來,依舊是史家一門雙侯,將來還得守望相助,因此,儘管分家著實吃了一些虧,史鼎最終還是認了。
因為之前爵位下來之後就知道要另立門戶,這幾年儘管在守孝,史鼎和秦夫人已經在命人尋找合適的房子,畢竟另建顯然不合算,還不如就在附近買一處現成的,好在之前那件事之後,不少官員被奪官去職,甚至抄家流放,因此,內城還是有不少合適的宅子的,只是不能給別人一個史家兄弟兩個鬧翻了的跡象,如此選擇範圍就不多了,最終,就在臨近的一條街上買下了一個宅子,原主人原本也是朝中三品大員,只是牽扯到廢太子,不,應該說是故去的義忠親王的謀逆事件,雖說多方轉圜,並未被抄家流放,但是其實也差不多了,撿回性命之後,他便明智地告老還鄉了,總算還保留了一點體面。既然要回老家,京城的宅子自然也不能留了,免得還得被人參一個逾制之類的罪名。
儘管折了價,房子賣得也不便宜,連同裡面的各類傢俱,加起來也有十幾萬兩,秦夫人幾乎將嫁妝都搭了進去,當然,史鼎也許諾,這只是暫時的,回頭會給秦夫人將花出去的嫁妝補上,這也是應有之義,這年頭,女子的嫁妝,是要留給自己的兒女的,如果沒有子女,就算孃家過來討要,也是得還回去的,史鼎是個好面子的人,自然不能讓人家知道,自家窮得都要當主母的嫁妝了。
選了個良辰吉日,史鼎他們一家子便搬出了保齡侯府,又請了一干親朋好友,舊日同僚喝了暖屋酒,趁著這個機會,史鼎也得將以前的人際關係再次用起來,為接下來的起復做鋪墊。
不說史家如何,這三年多來,朝堂上也是風起雲湧,參與到謀逆的幾個皇子就不用說了,太子跟二皇子一樣,一直打的就是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思,在當今回京前,直接在東宮服毒自殺了,死人總是容易被原諒的,何況太子是當今的嫡子,實際意義上的長子,太子之前也有幾個皇子皇女,但是都一一夭折了,太子乃是先皇后所出,先皇后是當今原配嫡妻,又死得早,可以說是死得恰到好處,從此便是當今心頭的硃砂痣,床前的白月光了,在當今心裡,那是誰也比不上先皇后的,自然,先皇后留下的獨子也得了當今的喜歡,剛滿了週歲,便立了太子,一直到十歲前,都是養在當今的太極宮的,雖說後來為了那把椅子,父子相疑,甚至太子直接起兵謀逆,要是太子活著,當今只怕即便不賜死,也要耿耿於懷一輩子,結果,人自盡了。當今便開始後悔了,又給先皇后還有太子寫了幾首悼亡詩,然後將他追封為義忠親王,又將義忠親王僅存的庶長子封了郡王,賜下了府邸,但是,皇帝對兒子顧念,可是也不是沒什麼盤算的,這位新出爐的義忠郡王被閉門讀書,說白了,就是直接被軟禁在家,無旨不得出。
其餘的幾個皇子就沒這等好事了,四皇子被剔出了宗籍,貶為庶人,流放西北,淑妃被賜下了一根白綾,吊死在寢宮的偏殿裡,三皇子雖說口口聲聲說是被二皇子威逼,又反水直接將太子二皇子四皇子的一干黨羽都賣了,抱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