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4 / 4)

小說:博爾赫斯談藝錄 作者:死磕

①馬洛( ,英國戲劇家、詩人。馬洛的劇本《馬耳他島的猶太人》和《愛 德華二世》對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和《理查二世》有明顯影響。 ②馬爾科姆 考利( 美國文學批評家和編輯,著有《流放者歸來》。

我們不超越智力,只試圖用那個不夠完善的工具識別並糾正折磨我們 的事物,我們的一切努力都將成為幻夢。那個幻夢是如此空虛,不論 我描述的篝火是真火、是能燒疼手的火也好,是想像的火和寓言故事 也好,都無關緊要。”在這裡,霍桑完全信從了基督教義,特別是加 爾文教派的理論,信從了人類原罪之說,似乎沒有注意到他幻想的銷 毀一切的寓言故事不僅有道德意義,也可能產生哲學意義。事實上, 如果按照唯心主義的學說,世界是某個主宰的夢,某個主宰正在夢中 塑造我們,塑造宇宙的歷史,那麼消滅宗教和藝術,把所有的圖書館 付之一炬,無非是毀滅夢中的小圖案而已。曾經夢到一切的頭腦還會 夢到;只要繼續做夢,什麼都不會喪失。出於對這個貌似離奇的真理 的信念,叔本華在他的《附錄與補遺》一書中把歷史比作萬花筒,圖 案千變萬化而組成圖案的彩色玻璃碎片一成不變;他又把歷史比作一 出混亂的、永恆的悲喜劇,角色和假面具隨時可以變換而演員還是那 批演員 。認為宇宙是 我們靈魂的投 影 ,宇宙史 在每人心中的 這一直 覺,促使愛默生①寫了那首題為《歷史》的長詩。 至於取消過去的奇想,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提起早在公元前

紀已在中國作過嘗試,結果很不幸。漢學家翟理思寫道:“宰相李斯 建議歷史應以自封始皇帝的新君主開始。為了葬送對古代的幻想,下 令除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