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芊為了和通元教拼一個高低,必須確保司徒昀的江山穩固。即便因此犧牲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寧可未來假死脫身,也要先走出這一步。
太上皇側著頭,看看楚楚可憐的甄貴太妃,又看看挺起胸膛,冷傲孤芳的衛芊。
“來人,帶諸妃移駕金陵。”太上皇起身,負手從衛芊身邊離開:“寧妃,接下來行宮之事你和昀兒安排吧。”
眾人徐徐離開,衛芊心神一鬆,癱在地上:“總算過去第一關了。”
“娘娘?”王崢過來想要扶起衛芊,被衛芊攔住:“無妨,本宮沒事。還是思考接下來怎麼做。”
“那太上皇他——”
“太上皇是個聰明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接下來應該會在金陵等訊息。如今局勢不清,太上皇也需要收集情報再做決定。”紅椿把衛芊扶起來:“去太后娘娘那邊,看看太后娘娘的情況如何。”
幾人從空蕩蕩的宮殿離去。另一邊,太上皇乘輦駕前往金陵,近臣上前一步:“陛下,您真相信寧妃娘娘的話?”
“為什麼不信?”太上皇反問。看到近臣一臉糾結,太上皇哈哈大笑:“你小子還是年輕啊!”
閉上眼,太上皇換了個舒適的姿勢躺在軟椅中。衛芊的話十句裡面九句假的,剩下一句也只能打個折扣聽。
但那又如何?
就算衛芊說假話,對他有害處嗎?
揭穿?揭穿對他有好處嗎?
揭穿衛芊的話,屆時行宮誰來管?太后昏迷,不就是他了?他能怎麼做?守住行宮?當眾說皇帝失蹤?
守住行宮?行宮沒有天險,很難守護,還不如放棄行宮前往金陵。但主動退避,豈非彰顯太上皇膽小?如今衛芊主動請他離開,正中太上皇下懷,太上皇不介意幫忙遮掩一下,讓衛芊在行宮折騰。
當眾說皇上失蹤?若皇上跑回來,到時候他們父子怎麼面對?還不如順著衛芊的臺階下來。就算出事,司徒昀未來回不來,那也是衛芊的責任。直接將她拖出去杖斃即可。而如果司徒昀回來了,衛芊的藉口會使得大家臉上都好看。
天子無罪,只會被人矇騙,但絕對不會犯錯,這才是帝王心術。只需高高在上把握一切,旁人欺你瞞你,在不傷害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故作不知即可。
難得糊塗。這是太上皇這幾年琢磨出來的道理。凡事執著一清二白,那就太過了。
有時候,作為皇帝還需要利用有能力的貪官以及犯罪的官員來當做槍使。強行追求一個沒有貪官汙吏的朝廷,那是哪朝哪代都不可能的。
太上皇本就有心移駕,但自己主動退避和被人請走,外人看法截然不同。
自己主動閃人,彰顯自己膽小,更顯得自己涼薄,不顧兒子死活。但如果是兒子事先留下的計劃呢?這樣一來,就是父慈子孝,信任兒子的局面。
太上皇老神在在前往金陵,路上自得之色慢慢退去,又恢復一點慈父的心態:“不知昀兒這次到底出了什麼事。”
“逼寧妃撒這種謊,恐怕他的處境不妙。”
司徒昀處境不好,說明自己另一個兒子的處境也不好。
“若真一切都是寧妃所為,依照這丫頭的心狠,恐怕老五要給昀兒陪葬。”如果司徒昀出事,衛芊絕對不會讓五王爺活下去,以免動搖帝系。
“這丫頭乾脆利落,心思縝密,只可惜是個妃嬪。若是大臣就好了。”若是個大臣,可以為江山出力。但一個妃嬪這麼做,回頭若碰到小心眼的皇帝,馬上就是病逝的下場。
“不行,老五不能握在她手裡。”太上皇想到衛芊行徑,暗中吩咐心腹去行宮佈置。趁機把五王爺給救出來。
不然司徒昀出事,自己一下子要死兩個兒子。
太后殿中,太后娘娘悠悠醒來,只見衛芊在她身邊請罪:“娘娘,方才事情緊急,妾身不得已之下以鳳印假傳懿旨,請太后娘娘降罪。”
旁邊女監把衛芊方才所做之事一一稟報,太后娘娘臉色忽青忽白,最終什麼降罪的話也沒說。“你也是為皇上好。”太后娘娘精神慌亂,哪裡還有什麼對策,直接問衛芊:“你如今所為,可能確保昀兒安危?”
衛芊搖頭:“陛下生死未卜,妾身所能做的便是穩定後方,若陛下歸來可不費吹灰之力重掌大局。”
太上皇移駕金陵,五王爺扣在手裡,減去外界最大的干涉,只要找到司徒昀,一切便可恢復原狀。
“娘娘,妾身可在行宮等待陛下訊息。娘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