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倒水,太子有些猶豫,看著琥珀色的茶水不知該不該接過。
“放心吧,沒毒。”衛芊似笑非笑:“若本宮要下毒,不會選在你醒來的時候。”
一聽這話,太子一口飲盡,因為數日昏迷,嘴唇乾渴,喝完之後又連飲兩杯。
“我昏迷幾日?”太子聲音沙啞,有氣無力。
“端午佳節都過了,不過也可能是拜五毒神君,或者撒雄黃的效果,才讓殿下順利脫離危險期。”衛芊翻開太子衣領,看到天花已經發出來,滿意點頭。只要胎毒發出來,這病就好了大半。
“端午節都過了?”太子盤算日子,忽然道:“父皇呢?”
“本宮沒讓陛下回來。南征正在最關鍵時刻,就算你再怎麼想你爹,本宮都不可能讓你爹放下江山大業回來,只為照顧你一人。”衛芊施施然重新坐在,儀容端莊:“所以本宮在這裡照顧你,算是按太后老人家和陛下的心。”
“陛下脫不開身。你祖母年紀大了,這些日子身體不好,若有個閃失可就不妙了。”
聽聞兩個親人都不曾前來,太子心中酸澀。但天家親情之外更有國事,國事當前哪裡有兒女私情?而且自家祖母身體情況,的確不方便。
衛芊招呼門外侍女:“太子醒了,你們去請太醫,動靜小點,別讓其他人發覺。順帶給太子作些易消化的食物來,就說本宮要的。太子醒來的訊息不可外傳。”
“不用,吃些粽子就可。”太子肚子咕咕叫,但聞到一陣粽葉香氣,衛芊桌子上就擺著兩枚鮮肉粽。
“你剛剛醒來,不能吃糯米這種難以消化的東西。”衛芊吩咐人將粽子收走,給太子端來雞湯補養。
太子喝了一小盅老參枸杞烏雞湯。衛芊在旁邊繼續謄寫奏摺,時不時修改一二,換張紙繼續寫。
“寧母妃在寫什麼?”太子忍不住上前檢視。
當他看到衛芊羅列的一條條後吃驚道:“你……你居然敢插手朝政?”
衛芊寫的,正是和塞北胡人的和談條約。
“你一個後宮妃嬪,怎麼寫這些?”
衛芊瞥了他一眼:“你這幾日不能處理朝政,陛下命太后娘娘暫執璽印。諸臣上書,然後太后蓋章。不過對塞布這邊的條約一直談不攏。太后哪懂得這些?本宮只好親自寫出條約跟可汗談。”
太子站在旁邊端詳衛芊寫的條約。衛芊的條約根本沒有賠款之類的東西。這是從林如海等人的奏摺中謄寫條約,根據衛芊自己所想重新編寫的二十條約。
跟太子當日所見條約截然不同:“朝裡面不是商議給塞北賠款?怎麼沒有這方面內容?”
“賠款?現在南征這麼緊張,你們還想給塞北送錢?等著未來他們用這筆錢打我們?”衛芊毫不客氣:“這話要是送到陛下耳中,非拍死你們不可!”
“可汗在手,我們佔據上風,居然還要去賠款?”
太子吶吶說:“畢竟我們毀約在前,總要有些表示。”
“毀約?毀什麼約?解除和親是可汗的意思,跟我們何干?”衛芊看向太子:“太子,你年紀小,臉皮薄還說得過去。但那些老大人們一個個裝什麼道學夫子?太子,你記著,這江山國事可沒有所謂仁義。”
這是衛芊這幾年的深深體會。
臣子學仁義,那是便於帝王掌控。忠君報國,這是臣子之學。
見周邊無人,衛芊索性給太子說開:“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雖崇尚儒家,給儒家至聖先師那麼禮遇,但說白了就是維護王朝統治!”
“外儒內法,沒有法律治理國家,沒有軍隊保衛王朝,沒有農民供養國民,你憑‘仁義’二字養活全國人?”
“別開玩笑了!”
衛芊懶懶道:“那些老夫子,用來當擺設就夠了。聽他們的,你想亡國麼?”
太子年幼,被衛芊唬的一愣一愣,而且衛芊話裡話外提出的意思跟以前司徒昀教他的類似。
“儒學?皇兒,你要知道。所謂儒家,若非三綱五常維護我們君王統治,我們何必傾向於儒家?”
“先秦時代的儒家為什麼勢弱?武帝之後的儒家為什麼強勢?關鍵就在於他們的核心思想。”
想起自家父皇的話,太子若有所思。
這時,衛芊將條約寫好。她準備的條約,大多是貿易為主。對北方進行絲綢、茶鹽等貿易,在確保貿易的同時,不會讓塞北壯大,並且卡住北方咽喉。當北方習慣南方這種物資輸出,會影響他們對南方大戰的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