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一生的資本 作者:生在秋天

安定,馬登認為人們極需要精神上的鼓舞。有人請他擔任旅館經理,他拒絕了。一個念頭吸引住了他,他重新開始著手寫書,每個星期只靠1.5美元度日,日夜不停地工作。

《偉大的勵志書》第一版一上市立即受到大眾的認同,很多公立學校指定為教科書或參考書;公司商行發給員工閱讀;該書在教育人員、政府官員、神職人員、商人和業務經理中相當受歡迎,被公認為振奮人心最有力的書,並且被翻譯成為25種語言,銷售量高達數百萬冊。�

馬登認為,個性是締造成功及維持不敗的基礎。他認為,崇高、正直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他告訴讀者獲得財富與事業成功的秘訣,但是,他反對追逐名利、貪得無厭。他說,生活的目的在於成就崇高的生命。�

馬登說,犧牲家庭、名譽和健康,不惜一切代價去換取金錢的人,不論積累了多少財富,都是人生的失敗者。

馬登的《偉大的勵志書》,讓整個國家的態度由消極變為積極,影響了整個世界。�

馬登證明,堅定的意志會促成行動,造就偉大的成功。

第一章 激發自己的潛能

約翰·費爾德看見自己的兒子馬歇爾在戴維斯的店裡招待顧客,就問戴維斯:“戴維斯,近來馬歇爾生意學得怎樣?”�

戴維斯一邊從桶裡揀出一隻蘋果遞給約翰·費爾德,一邊答道:“約翰,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不想讓你日後懊悔,而我又是一個直爽的人,喜歡講老實話。馬歇爾肯定是個穩健的好孩子,這不用說,一看就知道。但是,即使在我的店裡學上1000年,也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他生來就不是個做商人的料。約翰,還是把他領回鄉下去,教他學養牛吧!”

如果馬歇爾依舊留在這個地方,在戴維斯的店裡做個夥計,那麼他日後決不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商人。可是他隨後到了芝加哥,親眼看見在他周圍許多原來很貧窮的孩子做出了驚人的事業,他志氣突然被喚起,他的心中也燃燒起一個要做大商人的決心。他問自己:“如果別人能做出驚人的事業來,為什麼我不能呢?”其實,他具有大商人的天賦,但戴維斯店鋪裡的環境不足以激發他潛伏著的才能,無法發揮他貯藏著的能量。�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才能來源於他的天賦,而天賦又不大容易改變。但實際上,大多數人的志氣和才能都深藏潛伏著,必須要外界的東西予以激發,志氣一旦被激發,如果又能加以繼續的關注和教育,就能發揚光大,否則終將萎縮而消失。�

因此,如果人們的天賦與才能不被激發、不能保持、不能得以發揚光大,那麼,其固有的才能就要變得遲鈍並失卻它的力量。�

愛默生說,“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叫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表現“我”的才能的最好途徑。拿破崙、林肯未必能做的事情,但“我”能夠做,這隻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發揮“我”所具有的才能。�

我們大多數人的體內都潛伏著巨大的才能,但這種潛能酣睡著,一旦被激發,便能做出驚人的事業來。�

在美國西部某市的法院裡有一位法官,他中年時還是一個不識文墨的鐵匠。他現在60歲了,卻成為了全城最大的圖書館的主人,獲得許多讀者的稱譽,被人認為是學識淵博、為民謀福利的人。這位法官唯一的希望,是要幫助同胞們接受教育,獲得知識。可是他自身並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為何產生這樣的宏大抱負呢?原來他不過是偶然聽了一篇關於“教育之價值”的演講。結果,這次演講喚醒了他潛伏著的才能,激發了他遠大的志向,從而使他做出了這番造福一地民眾的事業來。�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直到老年時才表現出他們的才能。為什麼到老年會激發他們的才能呢?有的是由於閱讀富有感染力的書籍而受到激發;有的由於聆聽了富有說服力的講演而受感動;有的是由於朋友真摯的鼓勵。而對於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作用最大的往往就是朋友的信任、鼓勵、讚揚。�

在印第安人的學堂裡,曾經刊登過不少印第安青年的照片。他們在學校裡畢業時的神情與他們剛剛從家鄉里出來時的神情大為不同。在畢業照片上,他們是一副氣宇軒昂的模樣——個個服裝整齊,臉上流露出智慧,雙目炯炯,才華橫溢。看了這樣的照片,你一定可以預見他們將來能做出偉大的事業來。但是大部分人回到他們自己的部落以後,奮鬥不多時,就不能保持他們新的標準了,逐漸又恢復舊日的面目。這當然不能是一概而論的,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