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后也想方設法為自己的孃家謀求好處,若不是,王家沒有身份高貴又適齡的姑娘,宮裡恐怕早就多了一位王姓宮妃了。
太后的這番做派,導致那時候的明景帝對太后只是面子情意,就連去慈寧宮請安也不積極。
太后不喜歡後宮一枝獨秀,明景帝是知道的。
可是,那段時間,在朝堂上,是蘇家一心穩定朝綱,一心忠於皇家,不求任何賞賜爵位,也是蘇之嫻一直在背後安慰、支援明景帝,陪他度過了剛登基理政的那段日子。
明景帝不認為自己作為皇帝,寵愛一個喜歡的女人有什麼不對。
對此,明景帝曾多次和太后爭鋒相對,把對王家的不滿全發洩到她的身上。
曾經有過一個月,太后和明景帝互相都沒有半點好臉色。
最後,還是在蘇之嫻的勸說之下,明景帝才服了軟。
這段冰冷的母子關係,隨著王家的沉寂和蘇之嫻的死亡而畫下了句號。
明景帝在蘇之嫻死後,從暗衛那得知了太后日夜誦經的訊息,這才慢慢對太后親厚起來的……
曾經他不曾懷疑過暗衛的忠誠問題,可是,今天,突然由端柔貴妃這麼不經意地提起,明景帝突然開始懷疑起來……
蘇之婉靜靜地看著明景帝臉上變幻莫測的神色,心裡暗暗發笑。
什麼以孝治國,什麼孝悌大於天。
遇上了關乎皇權,遇上了關乎自己性命的問題,明景帝怎麼也不可能就這麼沉默下去。
說到底,皇帝先是皇帝,後才是兒子。
就像明景帝對於皇子公主們來說,先是皇帝,後才是他們的父親一樣。
太后盯著蘇之婉,道,“有可能是審問的人,根據藍草的話,推測出來的結果!”
蘇之婉笑了,眉眼彎彎,頗為動人,“如果真如太后娘娘所言,那麼這份供詞就更不能相信了,僅僅靠推測就能把罪名安到臣妾頭上,這幕後主使其心可誅啊!”
說著,蘇之婉跪下道,“這是想硬生生逼著臣妾和皇上心生嫌隙!望皇上明鑑!”
明景帝一凜,想起如今朝堂上的局勢。
正處於關鍵時期的科舉制改革,蘇家並沒有表態……
若是蘇之婉鐵了心傳話,讓蘇家繼續沉默,這科舉制改革不知道還要僵持多久。
這就是幕後主使的目的?
想到這,明景帝道,“貴妃起來吧,若你無罪,朕自然不會冤枉了你。”話音一轉,“若是證據確鑿,朕自然秉公處理!”
蘇之婉乾脆地站了起來,笑道,“自是如此!”
從一開始,蘇之婉就知道,只要她身後的蘇家還在,只要她還是明孝元皇后的妹妹,明景帝便輕易不得動她!
只能說,裴雲若還是太過年輕,若是僅僅想憑藉這些個小聰明就像扳倒她,恐怕是痴人說夢!
原著裡,裴雲若之所以能弄死愚不可及的蘇之婉,那也是建立在揭露了蘇之婉的身世以之後了。
以現在並沒有經過多少風浪的裴雲若的手段,怎麼可能扳倒她!
皇后眼看著蘇之婉就要被明景帝給輕輕放過了,厲聲問道,“敢問貴妃,我的皇兒為何在承乾宮還好好的,抱去慈寧宮便夭折了?”
也許她想問的並不是貴妃蘇之婉,而是端坐高位、手握念珠的太后娘娘!
蘇之婉道,“本宮沒有本事知道慈寧宮的事,恐怕只能由太后娘娘來替您作答了。”
太后嘆了口氣,悠悠道,“四皇子的死,哀家也極為心痛,皇后也節哀順變吧……”
皇后一聽,眼眶都氣紅了,死的是她自己的孩子,才出生不過週歲,叫她如何節哀順變?
太后知道,今日不當著後宮的妃嬪道出個子醜寅卯來,恐怕從此以後,她就得背上照顧皇嗣不周的罪名了。
雖然不會有人制裁,可是,她從一進宮便經營得很好的名聲,便不復存在了。
畢竟,四皇子是在慈寧宮死的,這是事實。
“除夕當夜,待哀家聽到四皇子病情復發的訊息後,連忙找了太醫和哀家身後的王嬤嬤為四皇子診治。”太后頓了頓,手裡的念珠滾動了幾下,又道,“太醫說是普通的病情復發,素手無策!王嬤嬤卻道,四皇子這是中了奇毒!”
這時,一直站在太后旁邊的王嬤嬤,上前一步,站了出來,道,“確實是奇毒!皇上可還記得先帝爺的柔妃娘娘?”
明景帝自然知道當年先帝迷戀的那個女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