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還處於類似於九品中正制的年代。
所有官職基本上由世家大族壟斷。
一個王朝除了領頭羊的皇帝,還由各個大小官員組成,而就目前來說,官員與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這是一個皇帝絕對忍不了的。
但是一時半會兒又沒有什麼可行的辦法打破這種局面,讓明景帝頭疼不已。
這時,王家的諫言,讓明景帝眼前一亮。
“你就這麼給王家挖了個坑?”蘇之婉絲毫沒有同情心地說。
“王家也算是清流,這種揚名天下的機會,能把蘇家踩在腳底的機會怎麼可能不答應?”李承澤笑道,“過幾天,伴隨著王家的揚名天下,蘇家不得不蟄伏起來了。”
“哦?”
這些朝堂上的事,蘇之婉一向是不怎麼管的,都交給了李承澤,只是偶爾知道個訊息而已。
“到時候,那些世家大族會哭著求著蘇家出面的……”
☆、第38章 撕逼大戰
科舉制固然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制度。
然而,縱觀歷史,所有的改革在實行初期,都是極為艱難的,比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等等等等。
科舉制給天下莘莘學子帶來了福音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出現也徹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朝堂上官員的壟斷,也一定程度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勢力。
把天底下所有的考生聚集在一起只為了爭朝堂上僅有的幾個官職,自然要分出個子醜寅卯出來。
狀元、榜眼、探花,這前三名都是皇帝在一干已經由官員挑選好的文章裡選出來的,是絕對有真材實料的能人。
皇帝又不是傻,儘管世家想給自家子弟開開綠燈,然而也頂多能給個機會而已,真正的決策權在龍椅上坐著的皇帝手裡。
他說什麼便是什麼。
誰家氏族沒有幾個需要受家族福廕的子弟?
一個科舉考試,便把這條路子給堵死了。
一時之間王家便成了世家大族的眼中釘、肉中刺。
王家並不是沒有想到上了這個摺子的後果。
這個諫言明景帝是一定會採納的,也會把這事兒交給王家負責。
採納之後,就得王家來收拾爛攤子。
王家已經預料到成為世家大族眼中釘的局面,但是,這年頭,只要皇帝一意孤行,即使是世家也不可能阻止。
就像是商鞅變法,秦孝公在位時不顧艱難險阻堅持變法,儘管那些氏族恨不得把商鞅給千刀萬剮,五馬分屍,但那也是在秦孝公死後,新君繼位的時候,乾的事了。
明景帝看著也不過三四十歲,自然有這個時間等科舉制改革塵埃落定,作為改革的領頭羊,王家自然也就安全了。
還是那句話,作為清流,他們看中的是名聲。
一旦科舉制是王家提出的這一訊息傳出去之後,天下讀書人莫不感謝王家給他們這條出路,到時候,等朝堂上新鮮血液一換,恐怕大小官員都得賣王家一個面子。
這一來二去,王家只要挺過這段時間,便是一飛沖天的時候了。
到時候別說什麼蘇家了,便是記入史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如今當官的,誰不求個名垂青史呢?
王家看中的是這無形的利益。
剛開始李承澤要蘇家把科舉制透露給王家,讓王家出面去上達天聽的時候,蘇家是百分百不願意的。
甚至蘇老爺子,直接拍拍胸脯,說是,在科舉制沒有成效之前,一切攻訐蘇家都可以撐下去。
由此可見,科舉制對清流文人的誘惑力是有多大。
然而,李承澤僅用一句話便說服了蘇老爺子,讓老爺子成功地改了口。
那日,等李承澤和蘇老爺子先後出了書房,已是黃昏,宮門已經快落匙了,太陽的微光撒在他倆身上,像兩隻老謀深算的狐狸。
自古以來前朝與後宮都是連在一起的,隨著朝堂上的風雲變幻,後宮自然不可能風平浪靜。
自從寧婉儀誕下死胎之後,明景帝直覺是後宮陰私,並且當即怒摔茶杯,說是要追查到底。
然而,明景帝這次嚴肅的追查態度並沒有什麼用。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世家大族連在一起的影響力。
令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第一次覺得,自己自以為坐得很穩的龍椅,其實並沒有那麼穩固。
若是有心,便可以一舉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