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來。進了寺中,便再不出去。
陸毓心中也是頗為苦惱。
——————————————————————————————————————————
馬上就要到年關,靜思師太帶著眾徒弟們做起了針黹活兒。縫了些荷包平安福,預備送給山下的信婦,圖個吉利,求個平安,順便也叫陸毓他們化些糧食好過節。
靜思師太長掛於嘴邊的話便是出家人吃齋唸佛,勿論國事,勿起殺念。但每次要帶著眾徒兒下山時,又總會念叨幾句:如今天下剛定,百姓們太平日子也沒過幾年,我們化緣的時候,切莫難為了眾施主,多或少,一切隨他們意,若見飢寒交迫者,莫忘了施捨。出家人多食一口、少食一口都是小事。
這天下還沒太平幾年,陸毓是知道些的。現在的皇帝裴紹以及他的爹,當年是取大周而代之。據說,以前那個大周皇帝,是個名副其實的昏聵之人,沉迷酒色,不問朝政。以致各地紛紛起義,其中以裴紹他爹的實力最是雄厚,因著實力雄厚,所以最後也就他成了大器。當初那些小打小鬧的,後來也都歸順了他,這才有了現在的大齊。
至於當初那場兵荒馬亂到底有多亂?陸毓那時候也就六七歲,沒什麼記憶,但師父說,她就是在亂屍堆裡將陸毓找到的,當時的陸毓哭的都快沒氣了,問她身世她也說不清,想來是兵荒馬亂起殺戮,陸毓年紀小,被嚇傻了,所以才忘了自己爹孃是誰、有無親人?師父還說,那時候她夜夜抱著她哄她睡覺,寶貝似的養了好幾年,才把她養成了如今這般活蹦亂跳、亭亭玉立。
也是因自幼將她養大,才不忍讓她剃度出家,給了她個俗家弟子的稱號,許她隨時還俗。
陸毓每次聽到師父回憶往昔,除了感念師父養育之恩,便是痛斥那大周皇帝昏聵無道才致民不聊生,才致她陸毓沒爹沒孃差點死在亂屍堆。說到怒處,還要夾雜幾句髒話。
每每這時,靜思師父都要默唸:“阿彌陀佛,真是個口業重的丫頭,童言無忌、童言無忌,佛祖慈悲,切莫與她計較。”
——————————————————————————————————————————
臘月初一這一天,陸毓打頭,帶著眾師姐妹們朝那山下化緣去。
裴紹與林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