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口:“我要一串嚐嚐就行了。”
這家的羊肉串果然沒有辜負甘悅的期待,外酥裡嫩,焦香誘人。一口咬下去,豐腴的肉汁在口中爆開,羊肉的鮮美和孜然的鹹鮮完美融合,再加上些許辣椒,挑剔如楊晏都說不出別的話來,甘悅更是笑彎了眼。
小蘇三兩口解決了自己的那幾串,“怎麼樣,還要不要再來幾串?”這家羊肉串很是實在,像小蘇自己的話,頂天來個十來串就飽了。甘悅也不過是第一次吃新鮮才把兩串都給啃了,這羊肉串雖然好吃,但是這條街上肯定還有很多好吃的,甘悅覺得她不能為了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所以果斷地搖了搖頭。
事實證明,甘悅的想法是很正確的,因為逛到後面,很多東西她基本只能嚐個兩三口就給楊晏了。當然,楊晏也會給面子的吃兩口,量少的兩人分分也就算了,要是量多的,那就真的只有被浪費的命了。
等四人從街頭吃到街尾後,甘悅已經撐得快走不動道了,楊晏比她好一點,但是也覺得撐得慌。只有小蘇和司機兩個大人還好,只是看著甘悅吃得香甜,他們兩個吃得也比平常多。
“哎喲,不行不行,現在可不能回去,吃這麼撐,現在回去晚上肯定不舒服,這樣吧,後面臨著雜貨街,我領你們去逛逛怎麼樣?也好消消食。”小蘇主動提議道。
她剛剛已經接到了楊奕的電話,楊奕今天在公司加班,不能和他們一起吃晚飯了,而且回去的也會比較晚。不過就算楊奕有時間,這倆孩子現在也什麼都吃不下了。
“行,那就去逛一下吧。”楊晏前世基本沒在平江呆過,就算來也只是在別墅待著,壓根就不願意出去逛。倒是後來陪著甘悅來過幾趟,所以現在的平江市對他而言也算比較陌生的。小蘇剛剛提到的雜貨街,在他後來陪甘悅回來的時候已經成了古玩街,遊客來平江逛到最後總會來這裡買點東西,難得重來一回,楊晏也不免生出幾分撿漏的心思來。
不比楊晏日後看到的景象,現在的雜貨街看起來還有些破舊。也是,平江還沒有大力發展旅遊業,這裡自然也還沒開始整修,所以哪怕這裡有正式的名稱叫東湖街,平江人還是習慣叫這裡雜貨街。
快到年下,店鋪關門的也晚。雜貨街這裡到處掛著紅燈籠,還有好些人家應景地賣起對聯福字,燈光的映襯下倒是紅紅火火。
“書鋪!”甘悅眼尖,一下子就瞧見了裡面第四家的書鋪,項脊軒。上面掛著的匾額看起來有著歲月的厚重感,“我們去看看吧。”甘悅看著那個和自家藥鋪門上相似的匾額,拉著楊晏就進了門。
“哇,這裡好多書!”一進門,就感覺置身於書山書海之中,甘家和楊家都是有藏書的人家,不同的是甘家藏得都是藥書,而楊家則多是些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而山川典籍,神仙志怪這一類的東西,兩家都不怎麼多,這個地方卻很多。
看店的是位年輕人,不過滿臉都是不耐煩,想來是被家裡人強壓著來的。看到兩個小孩子進門之後,那人皺起了眉,驅趕道:“哪裡來的小孩,快出去,我們要關門了。”
“哎,你這人怎麼說話的,送上門的生意不做,看我們好欺負啊!”小蘇跟在兩人後面一進門就聽到這話,喲呵,敢朝他們家小老闆嗆聲,找抽呢吧。
要只是小蘇一個弱質女流進來,那人肯定不會輕易閉嘴,但是看到司機那一身壯碩的肌肉之後,年輕人就很識時務的閉嘴不言了。
“九針法?”甘悅興奮地拉過楊晏,指道:“你看,那是九針法,我能不能把它買下來?”
九針法起源於黃帝內經的靈柩篇,凡刺有九,以應九變。九針者,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甘家歷代相傳的是針法名曰“五臟刺”,也是來源於黃帝內經。甘悅這段時間已經開始辨認穴位了,爺爺在給她做啟蒙的時候就提到了這些,對於九針法的遺憾,甘悅自然也聽出來了。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居然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書屋裡找到了甘家想要已久的《九針法》。那本書放得不高,楊晏伸伸手就能取下了,室內燈光不算明亮,楊晏直到走進後才看到那本書的書架旁邊還掛著一幅畫。
“這畫賣嗎?”楊晏狀似不經意問道。
“撲哧……”那青年笑了一聲,“哎,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啊,這《荷塘翠鳥》可不是純芝先生的真跡,那是我們家老爺子打了眼收回來的仿品,賣倒是也能賣,不過不是真品這一點我可先要說清楚了。”那年輕人雖然一開始態度不好,但是這時候倒是挺真誠的,畢竟遇上個不懂行的,興許其他人就把楊晏當做肥羊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