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你腦子壞了麼?這樣好的婚事,留給自家閨女還來不及呢,怎麼要給那個小煩人精?明明昨天說好,要讓這個大表妹在家耍不起威風來的!
方氏認為,雖然盟友腦子不清醒,但自己可對成國公府瞭解,一定要救過來場。這是個好婚事大家都清楚,所以沒辦法顛倒是非,忽悠大家因為婚事不好才不同意,只能另闢蹊徑。方氏情急之下,腦袋也比平日轉得快了些,立馬想到剛才謝清嵐和明氏的話。
找到方法,方氏看了眼王氏,沉著應對:“姻親姻親,結下一門親事便會日後多一門親戚,所以婚姻大事必須慎重。剛才表妹和大嫂子也說了,成國公府同咱們謝家素無往來,又在不同圈子,事先也並未露出結親的意思,如今突然說想討表妹為媳,裡頭肯定有咱們不知道的緣由。而且,雖然是成國公府向咱們家求親,可權貴們平日脾氣大著呢,咱們同他們家不熟識,恕我直言,大表妹還是庶出的身份,嫁過去鐵定受氣,咱們家一共就兩個姑娘,一直在閨閣嬌養,嫁過去被人磋磨,何苦來?”
說完這麼一大長段話,方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轉頭看到謝清嵐和明氏陷入深思的表情,心裡洋洋得意,總歸是大表妹和大嫂子自己說出來的話,不可能自己打自己臉吧?
謝清嵐真想給超水平發揮的方氏點個贊,連她已經準備好引誘她們往壞處想的說辭都不用了。
王氏傻眼了,她對於社交應酬勉強能夠維持在做表面樣子的水平,真讓她去隨機應變,弄清楚各家心裡真正的想法可就太難為她了。現在聽到方氏又是說背後有黑幕,又是說嫁過來受氣,王氏腦袋暈暈乎乎,只弄清楚一件事情:這門親事看起來風光,實際糟透了。得到這個結論,王氏更恨不能立刻把謝清嵐推到成國公府的坑裡了。
難怪女兒同自己說,方氏愚笨,不足與謀。既然是門不好的婚事,順著她剛才的話說不就行了嗎?何必把真話說出來,讓那個臭妮子繼續在家裡待著,擋阿岫進宮的道路?
現在好了,她不瞭解成國公府,說不出什麼話把這些圓過去,讓這門婚事看起來順順當當,配給謝清嵐是件大好事兒,是身為主母的她寬宏體貼,慈和仁愛才安排了這樣的婚事。
這個方氏,真是愚笨!
方氏看王氏還想說話,心裡想:難怪在荊州那麼多年,身為主母正室,二夫人還壓不住陳姨娘和謝清嵐,這個王氏,真是愚笨!
趙氏坐在主座上,看王氏和方氏窩裡鬥跟看戲一般,心中感嘆:一個是三品誥命夫人,一個是兵部侍郎的嫡幼女,兩個大人沒有一個腦袋清醒的,就這一點子婚事被弄得團團轉,真是夠愚笨的。
謝清嵐看對面兩個人明明都想整她卻變成現在這幅樣子,心裡早就笑開懷。而且,到最後,她們誰的計謀都不會得逞,經歷過胡二和黃公子的事情,她入宮早已成為定局,除非發生天大的事情,才有可能改變局面。
想到這裡,她更加開心了。
明氏雖然覺得這門婚事也不錯,但見趙氏和阿嵐都沒有一點興致,府上也早就擺出不同勳貴結親的態度,便隨著方氏的話說了一句:“二弟妹說得對,是這麼個理兒。”
被明氏幫了一把,方氏心裡堵了一下:明明王氏才同她一個想法,現在強壓自己的嫂子卻來同自己一個說辭。
王氏更是被這句話氣死了。本來她想抓這個機會,沒想到,機會沒抓到,反而被弄得尷尬無比,不是顯得她在京城混不開不了解,就是顯得她很不樂意謝清嵐好,很想坑謝清嵐的婚事。
她明明只是想把這個討厭的,擋了自己女兒路的傢伙給弄出去而已!
趙氏看夠了戲,淡淡地說了一句:“行了,我知道你們都是為阿嵐好。老爺和我也是極為在意阿嵐的婚事,弟妹遠道而來,對這些勳貴還不瞭解,所以才想趕快把阿嵐配給成國公府,也是一片仁愛之心。”
謝清嵐也向王氏微微頷首行禮,臉紅紅地說:“謝母親關心,謝二嫂子提點。”
王氏的臉色略微好轉了一些,心裡依舊對方氏今天的表現極不滿意,之後的閒聊,也不似以前一般熱情,話裡話外幫襯著方氏,反而每次方氏開口,她都不以為意的或是轉頭,或是一字不言,或是口氣平淡。
方氏也被王氏這番態度氣得不輕,被冷落了幾次,再也不開口說話。小花廳裡,再次揚起謝清嵐的笑聲和趙氏明氏的關切。
待花廳聊天散場時,謝清嵐笑嘻嘻地衝王氏說:“我得的花已經抬到了漪瀾居,這天氣,正是賞花聊天最愜意的。若母親和阿岫沒事,不如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