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只打發管家過去。
半個月之後打發的人回來說;穆老太太的婚事辦的還挺體面;至少兩房沒有打起來。二房雖然分家分出去了;喪事上的錢仍然是二房出的。倒不是二房這麼大方,實在是大房太窮了,雖然不至於吃的都沒有,日子過的也不容易。
這種情況下,穆老太太的喪事想辦的體面,只能是二房拿錢。不然就是把大房的人輪斤賣了,也湊不出錢來。
“四爺,四奶奶也回去了,因為離得遠,到家時穆老太太已經入殮。大老爺和大太太一直拉著四爺,又是哭又是說。只說以前是自己錯了,現在大房的兄弟已經分家,他們跟著老大許久了,接下來想跟著四爺,四奶奶生活。”管事回著話。
他到江城之後受到熱情招待,傳說中的穆大老太爺和穆大太太一點都不為難不說,倒是一直跟他說好話。
“倒是學乖了。”蘇錦秋頭靠在引枕上,閒閒說著。
當年四爺經商,四奶奶管家,養活大房一大家子人口。穆大老爺和穆大太太偏心大兒子,猶嫌不夠,結果搞到四爺,四奶奶分家。
現在兩口子跟著大兒子吃了足夠多的苦,終於想起小兒子的好處。男人掙錢養父母天經地義,養四肢健全,頭腦正常的大哥以及大哥一家,就沒有這個道理了吧。
管事又道:“四爺倒是很孝順,看穆大太太和穆大老爺那樣,就說會把他們接走。至於大爺一家子,雖然跟大太太哭鬧,大太太不敢管。”
蘇錦秋默然聽著,有幾分嘆息,道:“五代侯府,也就這樣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曾經那樣顯赫的一族,削爵之後,七零八落,算是徹底完了。
揮手讓管事退下,蘇錦秋喚來婆子侍候她午睡。
崔嬤嬤旁邊侍候功夫,吞吞吐吐地道:“剛才那邊報來喜訊,二奶奶有孕了。”
權氏懷孕當然是喜事,只是一直到現在了,蘇錦秋仍然沒有訊息。
開始時沒人多想,因為蘇錦秋與元鳳圓房時間短。但一年兩年,三年,四年過去了,蘇錦秋仍然沒有訊息,就不由得讓人擔心了。
元鳳既沒有納妾,也沒有睡丫頭,沒人提孩子的事。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身邊人卻不由的小心起來。
穆六娘嫁過去一年先生了女兒,現在又懷上了,雖然也派人來給蘇錦秋報了喜。但平常說話時,也會盡量淡化的孩子事。
現在權氏也懷孕了,說一聲肯定要也說,只怕權氏也不會到蘇錦秋面前晃。
“喜事啊。”蘇錦秋笑著說,權氏進門也有半年了,也該有好訊息傳出。道:“我這個大嫂,也沒有其他表示,挑些上等補品送過去,聊表心意。”
權氏進門以來,跟元祈笙十分和睦,上頭也沒有公婆。元祈笙也是個極懂事的人,一點壞事沒有。幾個小姑也相處的不錯,經常帶著元家姑娘們出門,給她們張羅親事。
不管從哪方面講,權氏都是合格的媳婦了。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永昌皇帝突發奇想要去避暑,皇宮忙碌起來。朝廷上卻沒有動靜,一直以來朝廷之事都是太子決策,永昌皇帝在不在京城,關係不大。
元鳳作為心愛的外甥自然在隨行之列,以元鳳的意思肯定要帶上蘇錦秋,蘇錦秋卻完全沒有興趣。所謂避暑既不是入山,也不是到海邊,就到百里之外的另一個地方,溫度一點不比京城低多少。就是仍然有冰塊可以用,路上也得折騰好幾天,還得跟皇宮裡的皇后,太子妃,嬪妃們打交道,想想就覺得太累。
“你的東西已經全部打包裝車,應該是不少什麼了。”蘇錦秋一邊給元鳳整理包袱,一邊說著。
就是元鳳少帶了什麼也不要緊,跟著永昌皇帝出門,缺什麼都能補上。
元鳳眼睛只看著蘇錦秋,不死心地問:“我要出門一個月呢,你真不跟我一起去?”
蘇錦秋很堅定的搖搖頭,道:“後宮的事非太多,更何況我已經報是病假,再跟著過去了。萬一宮裡哪位貴人生病了,豈不是要說因為過了病氣的緣故。”
路上辛苦,還得跟後宮女人們打交道,她是皇宮的待遇是不錯。但既然能窩在自己家裡當老大,何必到外頭當孫子。
“也罷。”元鳳聽蘇錦秋如此說,也不再說其他,後宮事非多,蘇錦秋不想去摻和也正常。抬手摸摸蘇錦秋的頭道:“我會抽空回來看你。”
“不用,一個月而己。”蘇錦秋笑著說,道:“天氣這麼熱,路上中暑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