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了一瞬,便伸出手攔住了她的腳步,“若你是從家中逃出,現在又要去往何處?”
引兒被他問得一愣。自年少起,她便跟隨那個男人生活在東山,說是避世隱居,不如說是被囚禁,這麼多年來都沒有下過山,更不知道自己若是離了那地方又能往何處去。
何況,若是讓那人知道她離開了,無論天涯海角,他也定會找到她,然後帶她回去吧。
“我不知道……”她只能這樣回答,再也想不出其他答案。
謝瑤站在一邊看著她,就像是在看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可是一晃眼間,卻又覺得是在看一個歷經了滄桑,心緒早如一潭死水再不起波瀾的老人。
她靜靜的站在那裡,神色茫然,似乎也覺得自己不該在說出這句話之後還不顧一切的從這裡離開。看起來太盲目,也太傻了。
“您說,這世上最美的地方是哪裡?”怔愣了一會兒,她突然這樣問出了口。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自小走過不少地方的謝瑤見慣了各地的美景,只覺得這這萬里河山各處都有各處的風情,實在說不上哪裡又比哪裡更美一些。
考慮了好半天,他才答道,“建康吧。”
建康,是他現在的家,那裡有烏衣巷、朱雀橋、桃葉渡,還有詩酒與名士。
“我住在淮河河畔。在它的兩岸,酒家林立,華燈燦爛,濃酒笙歌,數不清的商船晝夜來往,絲竹之聲傳得很遠很遠……”說著說著,他自己先笑了,沒有再講吓去,因為忽然間想起眼前這個女子不像是在市井間生活過,怕是連他們家的名聲都從未聽說過。
這一番話,與其是說給對方聽得,不如說是將他自己給開解了一番。到底是什麼時候,他們謝家的子弟連搭救個弱女子都要考慮許多了?如何向家中解釋清楚這種事以後再想,他現在唯一需要為難的只是眼前這個人的意願。
只當他不忍心吧,實在是見不得她那對人世毫無留戀的眼神。救人一命,總要救到底。
“你無處可去又不願回到原本那個家,既然如此,不如隨我回建康。無論是誰不肯放你自由……”他抬眸看向她,輕笑道,“我便帶你回建康,又能如何?”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寧康元年(3)
既然說了要帶對方回建康,謝瑤自然不會食言。但在出發之前,他還要以另一件事為先,那就是殷子夕。
他這一次來會稽,正是為了殷子夕。而如今殷子夕的病雖有起色,卻算不得大好,病症時不時的加重更讓人跟著提心吊膽。他生怕自己前腳剛剛離開會稽,好友便……
至於引兒這事,他和宣澄還是瞞著殷子夕的,畢竟真要計較起來,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何必讓病人也為他憂心呢?
這日夜裡,吃過晚飯之後,宣澄便隨便尋了個藉口將他單獨叫出了門,眉頭緊蹙,神色焦慮,“小謝,子夕這兩日……”
這話沒說下去,可是謝瑤不難聽懂,心自然也跟著沉了沉。就連才來了會稽幾日的宣澄都看得出子夕這病治不好,何況是自小就與殷子夕相識的他?
自打出生起,殷子夕的身子就比別人要弱,平日裡就算是染上風寒也要月餘才能好,何況是現在這樣的重病。有起色才不過是三兩日的事情,眼下卻是一天更比一天糟了。
“就沒別的法子了嗎?”見他不說話,宣澄只覺得心裡堵得慌。
殷子夕生了一副好相貌,又因身子生來比旁人弱的緣故,整個人看起來都是弱不禁風的。宣澄初見對方的時候,還以為這是哪家的閨女穿了身鬆鬆垮垮的男裝。可是幾日接觸下來,他便徹底忽視了對方這文弱的模樣,被對方的才情所折服了。
雖是病弱之身,殷子夕卻從不怨天尤人,反倒豁達灑脫,開朗果斷。而且,明明精通六藝、博古通今,卻極為謙遜,無論對待何人都不會自恃身份,那溫和的笑容讓人一見便想與其親近。
這樣一個人,偏偏頑疾纏身,真是可惜了!
謝瑤認識殷子夕不知比宣澄早了多少年,現在好友病重至此,心裡最不好受的正是他。可是生老病死乃是天命所定,殷家已經遍尋了名醫都救不得殷子夕的性命,他又能怎麼辦?
他實在是尋不出別的法子了!
一時無言。
不知又過了多久,謝瑤才抬眸看向眼前的好友,突然開口道,“我怕是要在這裡多留一陣了,你先回建康。”
宣澄與他不同,他向來隨性妄為,父親也任他胡鬧,可是宣澄家裡規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