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王府,看了一眼柴房神智不清的蘭芳,心想自己配的藥果然威力不俗,怪不得衛娘這麼不死心的找她要回方子。
陳芸將青璇叫來,“我要回陳家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你不要隨我一起,安心留在璋王府等我就好。”
青璇驚道,“小姐,您身邊沒個伺候的人怎麼行?”
陳芸話不多說,將蘭芳的賣身契交給青璇,“蘭芳的事我不再插手了,但你要記住,凡事適可而止,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七十八章
五日後,陳芸一行人來到了距離京都五百公里的一處小村莊。
青山疊嶂,碧水如黛,翠竹環繞,這處名為碧溪村的地方,雖然只是個有二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落,但卻是個幽靜秀麗的好地方。
陳芸來到的時候,陳家的幾個壯年男丁正在壘牆,他們打算在河畔再蓋幾間茅舍。陳芸下了馬車,上前詢問陳老爺和陳夫人住在哪裡,陳芸順著男丁手指的方向,卻正好看見一個男人站在幾十步開外的地方怔怔的看著她。
“哥!”還是陳芸先叫出口,之後朝那人奔過去。
陳秀還有些不可置信似的,“芸兒?你回來了!我和父親母親都以為你出了事,直到鄭家和璋王府的人相繼來報信,我們還有些不信!想不到真的能再見到你!”
這個時候,護送陳芸回來的幾個侍衛也上前行禮,陳芸拿出幾兩銀子打賞,“多謝各位一路相送,如今我已回到了母家,你們也可以回去覆命了。”
陳秀指著陳芸的馬車以及馬車拉著的好幾箱子的東西問她,“那是?”
那是孟璋事先準備好給陳芸一家的禮物,陳芸沒想到孟璋出征前竟然安排了這麼多事情。
陳老爺去上山採野菜去了,陳秀便帶著陳芸來見陳夫人。
陳夫人正和陳大嫂坐在炕上做針線活,陳夫人見到自己女兒回來了,一激動針沒拿穩還刺破了手指頭,一時間陳芸和陳秀夫婦都圍上去,樣子也很是焦急。
“你看看你們,不過是手指頭破了而已。”陳夫人笑道,迴歸了田園生活,兒子媳婦都如此的孝順,有生之年還能見到自己的女兒,真是福兮禍兮。
陳芸輕描淡寫將自己失蹤以後的遭遇和眾人講了一通,只是省去了刺殺嶺南王那一段,但即便如此,見自己的女兒受了這麼多委屈,陳夫人還是忍不住垂淚。
陳大嫂忙掏出帕子給陳夫人擦眼淚,又寬聲安慰著。
陳芸笑著說,“這些日子麻煩大嫂照顧我父親母親和哥哥了,我們陳家能有嫂嫂這樣的媳婦,真是我們陳家的幸事。”
陳大嫂一愣,看著眼前的小姑子對自己笑的如沐春風,陳大嫂有些難以置信。她嫁入陳家好幾年了,之前一直和陳芸鬥鬥鬥、又被陳芸找茬,想不到還能從陳芸嘴裡聽到自己的好話。
陳芸從青璇那裡也探聽過原主和陳大嫂的恩恩怨怨,不過在她看來,那實在不過是女人之間的小矛盾。但陳大嫂心裡記恨她,在她生病還過來氣她,陳芸本來是對她沒什麼好感。可是如今孃家敗勢,陳大嫂依然不離不棄,將陳家打理的井井有條,可見,這個女人其實除了和原主作對,對陳家其他人都是不錯的。
陳秀不像陳夫人那麼傷心難過,他聽了陳芸的遭遇只覺得血氣上湧,恨恨罵道,“怪不得鄭遠池會那麼好心把你的嫁妝退了回來!原來是做了虧心事!我若還在京都,定要好好揍他一頓!”
“我的嫁妝?鄭遠池退了我的嫁妝?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當初陳家舉家搬離京都時,陳秀曾代表陳老爺和陳夫人去了鄭家一趟,雖然陳家當時也有些山窮水盡,但大家都以為陳芸是私自離開鄭家或者和人私奔了,陳家自知有愧鄭家,所以並沒有去鄭家要回陳芸的嫁妝。不過後來陳芸回來了,還鬧著和鄭遠池和離,鄭遠池交給陳芸放妻書的第二天便派人連夜將陳芸剩下的嫁妝還了回來,只不過沒有告訴陳芸而已。
陳芸誤會鄭遠池貪圖自己的嫁妝,其實想來想去,鄭遠池和鄭家其他人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來沒想從她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陳大嫂在一旁勸道,“你也別太氣了,好在妹妹這次沒有大礙,還因此因禍得福了。你就唸在當年父親下獄,鄭家三郎沒少為父親打點的份上不要再說了。”
陳芸知道陳大嫂那句“因禍得福”指的是孟璋,臉有些發燙,但後來聽說鄭遠池在陳家失勢後沒少幫忙,心裡又是別有一番滋味。
將過去的事情解釋清楚,陳芸又問了一通關於陳家其他人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