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常是有一條條的底線,一條條的原則構成的,這綱常乃每個人心中的信仰,每個人心中的綱常不同,每個人的性格就不同。每個人追求的綱常不同,這個人的人生就不同,可是隻有始終堅持自己的綱常,才能做到始終如一,如同一根線牽連在手!
趙書禮整理出了儒家的一系列的不可更改的原則,其中有孟子的生與義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的捨生取義原則,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原則,有“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的勸人自強自立的原則,更有“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總綱,等等等等,無不說明了儒家崇尚的是剛強和積極主動的文化。
趙書禮把這些主動積極的原則綱領列出來,一條條的他稱之為綱常,當後來他的思想被別人接受的時候,被稱之為綱常哲學。
五十九節 西山大典
7月6日,北京西山碧雲寺,冠蓋雲集,華彩文章,人山人海,大概自從滿清後再也沒有如此盛況了。數萬人聚集在這裡,他們是來看熱鬧和慶祝的北京百姓,說實話長期深陷戰亂中的北京百姓是很高興的。傳說中能給中國人帶來福祉的孫中山的軍隊終於來了,現在他們到了北京,他們統一了天下,中國怕是從此要變成一個繁榮富強自由民主的國度了吧。
孫中山三年前,應北京政變的馮玉祥的邀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國政,卻沒想到在北京卻病逝了,棺槨就停放在碧雲寺。因此此時北伐勝利之際,國府決定在碧雲寺舉行祭祀孫中山的典禮,因為碧雲寺位於北京的西山,因此此次祭奠被稱為西山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