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殺入朝鮮,將豐臣秀吉大軍趕出了朝鮮,儲存了朝鮮王室。
趙禮道:“兩國長久友好自然對兩國百姓都有利。不過貴軍倒是要提高備戰啊,日寇一日不除,就一日不可懈怠啊。”
李承晚點頭稱是,雖然沒有得到趙禮明確的反攻時間,但是離開趙禮宅邸後他依然很滿意,因為他感覺那個時間不會遠了,趙禮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他談話,還要他的部隊做好準備的。
在他看來,中日間的終極對決恐怕要開始了,而他的朝鮮將借這股東風扶搖直上。
四百零五節 白修得塞北之行
穿越之大民國四百零五節 白修得塞北之行… 塞北制定的針對反攻東北的代號為西風烈的作戰計劃早已經完成,並且已經上報了重慶參謀總部,但是由於日軍侵蘇的影響,這個計劃不得不進行區域性的變,這些就不用跟重慶打招呼了'。無限升級'
修訂作戰計劃也已經出臺,除了將作戰兵力,從過去的八十萬,增加到了一百二十萬,攻擊方向也略微調整,把在蘇聯境內的二十萬日軍也算了進去計劃以裝甲作戰部隊,從南北對進,閃擊東北日軍同時外蒙地區向赤塔挺近,既阻擋了這股日軍向中國的迂迴,同時配合從呼倫貝爾進入東北的主力部隊,將這股日軍圍殲在蘇聯境內
因此塞北軍出兵的方向其實是三個,第一個攻擊方向,將有六十萬軍隊,從熱河進入遼東地區,進入遼東後,立刻南下進逼旅大以及朝鮮邊境,阻斷日軍的增援;第二個方向是從呼倫貝爾進入黑龍江,沿著滿洲鐵路大動脈往南攻擊,進入吉林後繼續向朝鮮挺近第三個方向就是北出恰克圖,跟蘇軍聯合作戰,消滅赤塔地區日軍,並進行追擊
西風烈計劃後的作戰計劃也已經制定出來,在殲滅東北日軍一個月後,將發動南下作戰,第一步目標是河南日軍,塞北軍將出動五十萬部隊,一路從同蒲鐵路進入風陵渡跟陝西部隊匯合,從潼關出擊,一部從邯鄲出發河南戰鬥結束後,又會立刻進攻山東
第二步作戰計劃牽扯到兩個省,河南和山東起初的代號為魯豫作戰,很直觀根本沒有隱瞞的必要,也不怕日軍分析出了作戰意圖但是在趙書禮的要求下進行了改,代號變成了逐鹿中原河南自古就是中原之地,卻這個名字倒也貼切
當這代號遞交到重慶後,果然引起了巨大的反應,達到了趙書禮的目的逐鹿中原一詞,從古至今都有爭奪天下的意思在裡面,重慶的各個勢力自然嗅出了其中不一樣的味道,李宗仁等人還比較淡定,但是蔣價石就不能平靜下來了他的反應也在趙書禮的預料之中,他果然也發出了指示,讓中央軍也參與這次逐鹿中原的反攻,將由湯恩伯率領兩個集團軍二十萬人從豫西配合作戰
但是蔣價石仍然沒有同意,塞北軍代表提出的,中央軍從其他方向發動發功反攻的建議不過對此,趙書禮還有應對措施,不怕蔣價石這個被鬥紅了眼睛的公牛不接著
不過時間還早第一階段進攻東北的計劃沒有完成前,塞北軍是不會發動第二階段進攻的不過得到進攻河南計劃的楊虎城已經開始了準備,現在他手裡有將近一百萬兵力,養活起來著實有些壓力靠著塞北的支援才勉強維持兩年前他的軍隊還只有五十萬不到,這擴張度是快了點可是這也是因緣際會使然
1942年,河南人又遇到了倒黴的一年幾年前蔣價石為了阻止日軍撤退,炸開了花園口,幾百萬人受災,可是沒想到水災才過了幾年,河南全省又遭到了旱災,秋糧完全絕收禍不單行,大旱過後蝗蟲遍地,又爆發了蝗災,蝗蟲過境後,大地連一點綠色都沒有留下
這次天災比上次**還要可怕,餓死人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向蔣價石發出了十萬火急的電報,中原大地“赤地千里”,“哀鴻遍地”,災民“嗷嗷待哺”,請求賑災可是蔣委員長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災,認為省府虛報災情,他手下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在沒有調查取證的情況下,別賑災了,蔣價石要求這個地區所徵的實物稅和軍糧任務不變於是河南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湯恩伯,仍強徵軍糧,農民手中沒有丁點兒餘糧,大批村民餓死,竟然出現了人吃人的慘景 戰亂,天災,**,同一時間在河南大地上肆虐
此時的湯恩伯兼任第一戰區副司令,以三四十萬軍隊駐豫西豫南部分地區豫南大災,湯部抓緊機會擴軍,部隊素質良莠不齊為了維持軍費,湯恩伯在重災區也大事征斂,河南省稅徵起“湯糧”1943年春,災情最為嚴重,但是為防日軍來犯,湯恩伯強徵民工數萬人大修黃河,工程沒